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正文

深度分析“医改、教改、房改、企改”失败的共同原因

发表时间:2006/6/2 18:30:14


  假如医改的目标是最终使老百姓的医疗保障水平提高,那么医改失败乃是必然的,因为这样的目标从来就没有成为医改的出发点,今天中国多数人得不到起码的医疗服务乃是正常的,就跟“瞎猫抓不到活老鼠”一样正常。
  房改、教改、企改也和医改一样,如果从能够得到更合理的经营这一目标而言,在设计师那里确实没有进入设计,这些重大的改革措施,都是为了推卸政府责任和拒绝承担成本的“凑合措施”。在1980年代初期,由于政治上的需要,国家财政连年出现赤字,减少财政支出就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为此就出台了各种给财政减负的“改革步骤”。首先是拒绝给企业提供资金,进行“拨改贷”,这是把企业发展的资金需要转嫁给银行承担;而企业还继续跟时代一样要向财政输送高额的税收和利润,由于失去了原来返还份额,国有企业就成了政府的“提款机”。
  正是为了“把一切负担从财政转嫁出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59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落实了精英们的优势地位。_的改革设计本来就是为了把财政负担转嫁出去,不可能不给精英们行使剩余索取权提供合法性。改革使得精英们获得机会搞价格敲诈,_则成功地把财政负担转嫁出去了,获得暴利的行业和高薪的精英们,在政治上,他们作为邓氏改革的经济得利者而成为_权力的社会基础。重大的政策转换,总是在造就受害者的同时造就了受益者,精英们得了高薪,_转嫁了财政负担和赢得了政治支持,老百姓就受难了,老百姓说教育、医疗和住房是“新三座大山”。
  就今天知道的情况看,_为了完成政治基础转换,由原来的平民主权改成精英主权,可谓费尽了心机不惜一切手段,甚至是军队失去战斗力也在所不惜。根据纪登奎的说法,_决心让军队参与经商,就是为了消弥军队对他的不满,纪登奎提醒说军队经商后果很严重,_说顾不了那么多。由此也许可以想见_“韬光养晦”政策的决策过程,以及他的巨大政治决心。_的改革初衷是为了转嫁财政负担,他最终很好地实现了这个目标,同时还顺利地实现了新中国政治基础的转换,虽然老百姓有些不满但是精英们满意了呀,改革不可能没有人承担成本和代价,作为改革初衷的财政目标和政治目标都很好实现了,这怎么能说改革失败了呢?
  特别是大学教师的工资,在物价连年上涨的岁月显得很低,教育部多次打报告给_,要求给教师涨点工资。_最后不肯涨工资,但是同意“破墙开店、文凭批发”,这实际上是开口子让教育通过自己掌握的垄断资源去社会上攫取财富,在财政之外去老百姓那里寻求财源,来满足他们的利益要求,这其实就是历史上的“养官于民”政策。后来_的教育产业化政策,则把这一政策后果推向了极端,使得高校在短时间内获取资源数量,迅速攀升到历史的顶点。
  医改的不成功乃是必然的,_设计的医改方案,本来就不是什么“市场化”,这些都是知识精英们宣传的,没有什么依据,至少_就没有说过。正如卓林所言,我们家小平没有搞什么理论,那些都是人家说的。所以把医改失败说成是市场化的失败,也不一定合适。就医改的初衷而言,“转嫁财政负担”实际上是很成功的,由于医改得利者――精英们――感到_的温暖,在政治上转向_,实际上还收入意外的政治利益,今天大学教授和医生中间很多“非毛化”的拥趸者,这不是偶然出现的。当然老百姓就医是否难,从来就没有成为政策和改革的目标,就算是出了点问题,也不能说是失败了。
  当然,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从来就不是精英们改革的方向和目的,而且精英们也未必真的知道如何做。按照农民赤脚医生覃祥官的说法:合作医疗成功的两大前提是要有思想和集体经济,思想实际上就是唯一的“合作_态”,或者按照当时的说法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而集体经济则是一个广泛存在的合作组织,在这个组织中间医生也不得行使剩余索取权,得跟普通的农民一样在生产队里每天记十分工。没有合作_态和合作组织,就无法否定市场化条件下依据谈判条件优劣所时刻进行的高价敲诈,多数人就无法突破谈判上的不对等地位。许多人为见义勇为英雄无钱治病跳楼自杀而愤愤不平,其实就是要有大量这样的案例,才能更 ……(未完,全文共3311字,当前仅显示167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深度分析“医改、教改、房改、企改”失败的共同原因》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