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党务讲话/党委/七一党建专题/社会实践/和谐/计划规划/>>正文

_某市委关于深入_的十六届_全会精神构建_和谐社会的实施意见

发表时间:2006/12/31 14:16:30
目录/提纲:……
一、构建_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二、推进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三、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四、协调利益关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
五、建设和谐文化,巩固共同思想基础
六、加强社会管理,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七、健全民主法治,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八、加强党对_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
……

  (_某市委十届七次全会2006年12月19日通过)
  中国_某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_的十六届_全会精神,根据《__关于构建_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的总体部署,结合某实际,就构建_和谐社会提出如下意见。
  一、构建_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社会和谐是__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_十六届_全会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构建_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_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__人民的共同愿望。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指导构建_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_十六大以来,全市上下积极实施“六大联动”,扎实推进“平安某”、文化大市和法治某建设,深入开展“解难创优”等为民办实事活动,经过各级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社会政治保持稳定,创造活力不断激发,为构建_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某正处在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现期,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仍较突出。农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区域发展还不够协调,要素制约和环境压力加剧;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发展与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较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房、交通、安全生产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保障群众权益的_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治建设亟需加强;公共安全存在薄弱环节,社会管理和维护稳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104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形成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大市格局,争取保持_文明城市称号。
  ———安定有序的社会局面更加巩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显增强,新型社区管理_日益完善,社会组织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公共安全防控体系比较健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及公共安全状况良好。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效明显。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建立,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力争下降20%;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有效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5%以上;生态绿化覆盖持续扩大,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市区人均公绿面积超过12平方米。
  ———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形成全市人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生动局面。
  二、推进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发展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前提。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努力形成和谐协调、又好又快的发展格局,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扎实推进_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纲要》,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_机制,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土地承包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规范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专业化组织化水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土地。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提高农村基层政府和组织管理服务能力,推进近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到2010年形成50家销售超亿元的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100个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集聚提升农村工业,发展乡村旅游业,形成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联网共享。搞好村庄布局建设规划,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和农村新社区建设,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60个以上。逐步完善乡镇科技特派员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稳步推进农民分工分业、转移就业,加大对欠发达乡镇和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参与,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扎实做好村企结对和联镇带村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合力建设新农村。
  深入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区域发展战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南北组团为两翼、中小城镇集群推进的都市区发展格局,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全面推进东部新城开发,构筑_商务区和行政中心区基本框架,形成展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区域。整合余慈地区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资源要素统筹协调,建设某都市区北部中心。加大南统筹力度,通过实施差别化区域开发政策,促进区域功能互补;坚持保护和利用并举,把象山港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型港湾;逐步建立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南部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加快十大重点功能区块和八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重视中心城市功能向西延伸,塑造中心城区西大门新形象。加强副中心城市和中心镇建设,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
  积极推动内源发展与外向拓展的互促共进。坚持以改革创新做大做强内源型经济,以对外开放优化提升外源型经济,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努力拓展发展空间。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建设,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事业、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健_际贸易摩擦应对机制,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拓宽利用外资渠道,提高引资质量和水平。鼓励企业到海外设立产品加工和资源开发基地,推动企业承包海外工程和开展国际劳务合作。加强国内经济合作与交流,继续做好对口帮扶工作。
  坚持走自主创新和节约资源的产业发展道路。以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为_,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益相统一,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市场化、产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进“品牌之都”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发展以临港工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以电子信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以知识型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三、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社会事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坚持以解难创优为抓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完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_改革,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健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强化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逐步完善财政性教育经费按比例增长机制。高标准普及15年基础教育,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倾斜,确保农村基础教育全面纳入县(市)区级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制度,推进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食宿改造、教师素质提升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四项工程”,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改善中小学生就学条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未完,全文共13032字,当前仅显示310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_某市委关于深入_的十六届_全会精神构建_和谐社会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