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农村/新农村/农业讲话/乡镇社区/七一党建专题/组织讲话/党会报告/调研报告/毕业论文/文教论文/>>正文

对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发表时间:2007/4/15 12:06:08
目录/提纲:……
一、当前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党支部书记方面
(二)农村党员队伍方面
(三)村级集体经济方面
(四)农村干部工资兑现情况
二、对策和措施
(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二)化解村级债务,加快村级经济发展
(三)工作重心下移,保持农村稳定
(四)以“三化”为目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三、几点探索与思考
(一)要做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须搞好农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
(二)要做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须加强选前选后的管理和监督
(三)要做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须加强镇管区建设,发挥镇管区作用
……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为应对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问题和挑战,我们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对全市农村“两委”换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和如何建立村干部保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当前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党支部书记方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全市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存在四个问题。一是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低的现象比较突出。全市823个村(居)党支部_有党支部书记806名,平均年龄42.4岁,35岁以下的62名,占7.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81人,占10%;初中以下的有403人,占50%。二是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突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文化、有头脑、有一技之长的优秀农村青年,通过经商、办企业、打工致富之后,在外地安家落户,从“农民”变成了“市民”,不愿再回农村,导致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三是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较差的现象比较突出。当前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快发家致富,而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中,大多数人缺乏致富技能,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懂农业的多,懂二三产业的少;懂生产领域的多,懂流通环节的少;懂传统生产技术的多,懂现代科学技术的少。这种现象在相对落后的镇尤为突出,许多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2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金较少,“空壳村”现象仍然存在。二是传统型农业比例较大。部分村庄主要依靠传统型农业,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粮食作物,村级集体收入无从谈起。发展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产业的村庄较少,加上销售渠道不畅通,农民积极性不高,难以组织大规模发展。三是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全市整体情况分析,村庄集体经济发展存在“两快两慢”的现象:沿东部工业区和北部工业区的村庄、沿西部商贸区的村庄、位于城区和镇驻地的村庄集体经济发展较快,沿204国道和朱诸公路等干线的村庄、沿大沽河、墨水河和胶莱河等主要河流的村庄、沿**湾海岸线的村庄集体经济发展较好;距城区和镇驻地较远的村庄集体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距离主要交通干线较远的村庄、距主要河流和**湾海岸线较远的村庄集体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不少村庄的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靠土地承包收入或农民提留款,还有部分村庄因连年入不敷出而负债。
  (四)农村干部工资兑现情况。当前全市农村基层干部缺乏有效的工资保障机制。经统计,全市399个村庄村干部工资能够足额兑现,占村庄总数的48.5%;107个村庄村干部的工资能够采取其他形式折算,占村庄总数的13%;317个村庄村干部的工资不能兑现,占村庄总数的38.5%。村干部工资不能足额兑现的比例相当高,相当一部分村没有集体经营性收入,支部书记多年领不到一分工资。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到2005年全市将取消农业税,这种变相筹集工资的方式渠道已行不通,导致有些人产生了一种“与其当一辈子村官,不如外出打工挣钱”的思想。
  应该说,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具体分析看,主观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基层党委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在抓基层组织建设人员配备、资金支持、专题研究上仍存在薄弱环节。二是村级党组织存在党建工作比较虚,很难抓出成效的思想。部分村庄认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非常虚,抓与不抓一个样,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当前村级工作方式方法不科学,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用不好,新思想不接受,老观念根深蒂固,造成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弱化。三是整个社会氛围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农村基层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认识也出现一定偏颇,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客观上,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资金保障欠缺。部分镇、村基层组织建设比较薄弱,关键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活动开展无经费,干部工资不兑现,村级债务沉重,影响着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水平和档次。二是工作机制不健全。个别镇(处)、村没有形成系统、长效的工作机制,工作缺少抓手,实际工作中存在短期行为、短期效应,工作连续性不强。三是政策上的短暂“负面”影响。新时期上级出台的一些政策、法规,有效解决了农村基层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但在推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短期的“负面”效应,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没有及时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时,出现政策上的“空洞”,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二、对策和措施
  为做好下步工作,针对当前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提出如下对策。
  (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村级干部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对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1、坚持后备干部“常备化”,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选拔。由镇党委统一组织,通过民主推荐、公开考选等方式,把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企业骨干以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分子纳入后备干部队伍,确保小村有2—3名、中等村有3—4名、大村有4—5名后备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每村1名,在全市建立起一支3000人左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立后备干部跟踪管理档案,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对于瘫村、烂村、班子不健全的村,及时把后备干部充实进村级干部队伍中,解决后备干部“只备不用”的问题。加强对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后备干部“用而不备”的问题。
  2、坚持培训“经常化”,加强农村干部培育。坚持岗前培训制度。对新任村级干部,坚持先培训,后上岗。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原则上获得党校新任“两委”干部任职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对于特殊情况未参加岗前培训的,必须补课,岗前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5天。坚持村级干部定期轮训制度。充分发挥市、镇两级党校的作用,每年对村级干部轮训一遍。市委党校负责培训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每年不少于7天;镇党校负责培训其它村级干部,每年不少于3天。坚持村级干部集中学习制度。原则上村“两委”每月至少集中学习一次,每次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天,不得以会代学。镇党委要定期检查村“两委”成员学习笔记,加强考勤和考核,保证学习效果。建 ……(未完,全文共10923字,当前仅显示259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对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