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新农村/农业讲话/规章制度/调研报告/毕业论文/文教论文/>>正文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的思考

发表时间:2007/7/1 12:13:26
目录/提纲:……
一是生产经营权
二是生活迁徙权
一是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投入短缺
二是免征农业税后,农民其他负担依然较为沉重
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二是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投入机制
三是整合“三农”资金投入渠道
四是大力支持农业科研_改革,增加农业科技及科研成果推广的投入
五是逐步完善粮食生产补偿机制
六是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投入
一是加快改革农村信用社_
二是改造中国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
三是建立邮政储蓄资金的回流机制
四是完善农村信贷政策
五是鼓励、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培育农村民间金融机构
……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的思考
  内容提要
  建设_新农村,应正确认识“三农”问题的本质与现状,全面分析“三农”问题的深层次成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措施。应打破行政性二元格局,从制度和_上实现城乡协调;强化公共财政职能,使建设资金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建设有效的融资渠道,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建设_新农村,是_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落实_、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_现代化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与创新。
  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加快解决“三农”问题
  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看,解决“三农”问题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艰巨、最繁重、最长期的任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加快解决“三农”问题,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70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始面向市场,但粮食生产依然是一项硬性任务,农村支援城市的格局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制度设计虽然有利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但长期实施却影响了农村发展与农民增收,造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二是生活迁徙权。以城乡分治、户口管制为特征的行政性分割制度使亿万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无法_流动。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平均每年占用耕地400万亩,而失地农民补偿机制的缺乏,使失地农民的利益难以保障。
  我国的“三农”问题相互交织,不仅造成行政性的二元格局和城乡差距加大,分割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空间,而且直接造成国民经济发展的失调,明显地表现为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影响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_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只有加快解决“三农”问题,才能不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建设_新农村的目标。
  “三农”问题形成的制度和_原因
  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从制度和_上分析“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缺乏制度基础。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约1.4亩,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是耕地面积较大国家的1%。如此的生产规模,即使搞成“绣花农业”,也无法实现整体的现代化。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存在诸多制度约束。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农民工的实际劳动小时工资只相当于城市职工的1/4。按国际通行惯例,一个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大约相当于本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的40%―60%。这种局面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依法有序转让和形成规模经营。
  农村发展长期存在金融服务的制度性缺失。从有关部门抽样调查的6个省12个乡镇看,近几年银行贷款几乎为“零”,信用社贷款平均每乡只有100万元左右。_大部分乡级信用社事实上已经资不抵债,基本上失去了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
  农村发展缺乏公共财政的制度性保证。一是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投入短缺。长期的投入不足,使得乡村公路、小型农田水利、通讯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普遍落后。农村公共卫生建设欠账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刚刚起步,支农资金严重分散。二是免征农业税后,农民其他负担依然较为沉重。除了农业生产资料涨价过快以外,主要是教育、医疗负担重,农民“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的问题比较突出。据调查,按每户两个学生计算,其教育费用支出占全部家庭总收入的50%―80%。
  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制度创新
  以国际视野看,单纯依靠城市化难以解决农村发展和城乡协调的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只不过是贫民生存空间的变换,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根据对我国“三农”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我国不能走单纯城市化、工业化的路子,也不能仅仅依靠增加财政投入解决问题。正如_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必须在经济工作思路和重点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应通过全面推进_改革与制度创新,使建设资金更多地向“三农”倾斜,公共服务更大范围地覆盖农村。
  加快财政制度创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实现财政政策转型,建立健全公共财政_,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大力加强农村“六小工程”以及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二是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投入机制。今明两年全部实现9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十一五”期间全部消灭农村中小学危房。同时,设立农民技术培训专项资金,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通过民办公助等方式,对青壮年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推进农业人口非农化进程。三是整合“三农”资金投入渠道。将目前分散为15个渠道的 ……(未完,全文共3937字,当前仅显示198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