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教育/幼儿园/六一儿童节专题/毕业论文/>>正文

3-4岁幼儿操作心理特征初探

发表时间:2008/6/29 16:44:21


  3-4岁幼儿操作心理特征初探
  3-4岁幼儿处于特殊的生活环境与心理环境之中。这个时期的幼儿随着成长的过程,不断变化着的内外环境对幼儿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首先,幼儿必须接受从个体-集体外环境的重大变化,开始真正面对自身和环境的关系。逐渐从自我和非我的一体化状态,通过
  后来的感知-运动活动使二者分化,在意识到自我的同时,也意识到非我。
  3-4岁这个年龄阶段,也是脱离婴儿期向幼儿期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幼儿,由于自身对外界行为活动的增加,感受到行为活动所带来的丰富变化,这使幼儿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引出幼儿在认知过程中最原始的主观能动性的自觉流露。
  3-4岁幼儿,在思维发展方面,出现了象征思维格式和直觉行动思维,幼儿通过感知-运动活动,不再是单线条式的认识事物,认知手段逐渐趋于多样化。这意味着,幼儿感知-运动智慧开始构建并发展起来。
  3-4岁幼儿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也是智慧与思维发展的启蒙阶段。以思维训练为主旨的3·3·3操作活动,必须从幼儿的心理特征人手,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才能使幼儿在运动中产生的感知-运动智慧,通过操作活动得到发展。从而上升为能产生出具有反思功能的理性思维。
  我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3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活动
  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通常面临着第一个条件是探索的好奇心。如果幼儿对活动没有情感和欲望,他自己也不会感到有什么意义。3·3·3操作活动对幼儿来说也不例外。引导幼儿进行操作活动,必定要由幼儿生理性的好奇心开始。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我们郡知道运动着物体,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将这一点引用到操作活动上来,重点就是教师不管在材料的选择,还是形式方法上,都要注意保持变化性和新奇性。要让幼儿在每次的操作活动中都能发现新的兴趣点。这对低龄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在3·3·3的教学活动中,有的学校曾出现“一味赶进度”和“题海大战”的现象。试图通过反复的强化训练,来达到提高幼儿能力的目的、其后果当然是适得其反,造成这种现象的根结在于:首先,教师自身对3·3·3操作题型缺乏深入的理解。整个教学只是“依葫芦
  画瓢”式的模仿3·3·3教学模式的外在形式。无法将训练题型的内在主旨与幼儿主体的客观发展水平结合起来。造成在教学中,除了只会“照本就搬”外,而没有其它灵活性、补充性的内容可教。只好硬着头皮做题型、赶进度。正是由于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不当,而使幼儿对操作活动失去兴趣。其次,表现出教师教育观的守旧。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幼儿求新、好奇的心理特征。教学手法的枯燥、简单、反复给幼儿单一的学习刺激,使幼儿对操作感到厌倦,使幼儿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迅速夭折。这样的教学活动带来的结果只会是恶性循环。可见,幼儿最初的好奇心是开展操作活动的前提条件。当然,幼儿有了最初意义上的生理性好奇心是不够的。有了好奇心后,最重要的是由哪一类的目的和行为来支持他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持久的,还是暂时的。这种好奇心是一种兴奋,还是蕴含着思维的加入。教师的任务,则是将幼儿最初的好奇心转化为理性的求知欲。这将涉人到幼儿的心理特征的又一个层次。
  二、自我认识。
  l、幼儿自我认知水平的特点
  3-4岁幼儿进入了前运算思维阶段,也产生了自我中心思维。在活动中,幼儿把每件事情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来,好象自已是宇宙的中心一样。幼儿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情去判断和理解事物、情境、同人的关系等。而完全不能采取别人的观点、不去注意别人的意图,不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同样不能按事物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去看问题。这是由于幼儿对自我和外部世界还没有明确分化开来,受着幼儿年龄特点制约的原因。在日常的操作活动中,幼儿也会出现相应的行为表现。如3-4岁幼儿常常会完成了一组操作练习后,想不起自己刚刚操作的动作过程,或只能说操作过程中零星几个动作内容,可见这个时期的幼儿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十分有限。也就是说,幼儿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较薄弱。
  在幼儿这样的心理水平基础上,我们能否对其进行3·3·3思维操作的训练呢?回答是肯定的。美国的认知心理学者提出“元认知”的观点,阐述了“人能知觉自己的心理活动”的客观性。并进一步肯定自我控制认知和行动。在人心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而在这里所谈
  到的“自我控制”则是在3·3·3操作教学中所提到的反思思维。我们开展操作活动的主旨是与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相一致的。因此,如何在3·3·3操作活动中,有效地提高幼儿认知监控水平和反思能力,是活动的关键。
  2、自我认知与操作活动
  幼儿在进行操作活动时,就必需对自身行为和操作对象作出选择,用来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要进行选择就要对行动和事物加以排列、整理,并适应它们。这些活动又都需要判断。而适宜的种种情境对反思思维起着特殊的促进作用。在此,我们可以发现情境与判断是
  形成幼儿自我认知与反思活动的二个必要因素。也将做为3·3·3操作活动思维训练的着眼点。
  a、情境
  思维的训练是间接的。形成反思思维的方法,问题就在于建立必能引起和指导好奇心的各种情境。在教学中教师经常犯下的错误就是不清楚思维的发生——源于某种怀疑或疑惑,是受某种事物作为诱因而起的。所以在引导幼儿思维训练中无从下手或方法不当,经常出现用简单的机械化操作代替思维训练,如上面所说的“题海战术”。
  有时,在操作活动中,教师会精心设计一些直接训练幼儿思维的各种练习,如训练记忆、观察等,将练习的注意点集中到练习的结果上。使得操作课上幼儿只顾埋头解决眼前的题目,从来没有自己产生疑问,提出问题的过程,使得思维训练的练习,并末真正达到练习思维的目的。在诸多训练幼儿 ……(未完,全文共4641字,当前仅显示2344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3-4岁幼儿操作心理特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