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改革/改革开放/七一党建专题/农村/新农村/农业讲话/调研报告/毕业论文/文教论文/>>正文

改革开放30周年:农村改革理论的回顾与思考

发表时间:2008/10/21 18:05:37
目录/提纲:……
一、关于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改革
二、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探讨
三、关于农产品流通_改革的探讨
一、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理论探讨
二、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讨
三、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探讨
四、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探讨
……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农村改革,正是若干个小岗村的星星之火点燃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燎原大势。我国的农村改革,一方面是亿万农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另一方面则是我们不断摆脱思想束缚,不断深化认识,进行艰苦理论探索的过程。回顾我国农村改革理论的演进过程,不仅是对改革理论的梳理和反思,更是对我国农村改革脉络的清晰展现,使我们对农村改革这场伟大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
  关于建立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机制的理论探讨
  1978-1999年,是农村改革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农村经历了一系列波澜壮阔的改革,主要是建立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机制。
  一、关于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改革
  1.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争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它一经出现,便如星火燎原之势燃遍中国大地,引起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强烈反响,成为20世纪70年末、80年初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是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些人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集体经济的_性质,实质上是倒退到单干,是保留集体经济外貌的小农经济的特殊形式。包产到户使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起了质的变化,并丧失了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经济条件。多数人则不同意上述观点。他们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集体经济的_性质。今天的家庭经营是在土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4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是:第一,集体经济在土地使用、收益、处分等方面的权利受到种种限制而名存实亡,实际上已经变成不完全的国家所有。因而实行国有化只不过是“正名”而已。第二,由国家直接、统一管理土地有利于克服土地管理的无政府状态。第三,实行国有制后,通过“永佃制”等安抚民心,调动农民合理利用土地的积极性。许多学者不同意土地国有的观点,对此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土地工业化有可能构成对农民的剥夺,引起农村社会的动荡,并波及现有的社会经济秩序。第一,实行土地国有,对目前农业的土地关系没有带来实质性变化,反而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社会震荡;第二,实行土地国有,并不意味就形成了土地集中的机制,不会比目前的_更好地管理土地;第三,实行土地国有,必须建立一个庞大的对土地进行经营、调控、管理和监督的机构,必然会产生高昂的交易费用。
  2.土地私有论。一些学者提出了土地私有(农户所有)的主张。他们认为,应当承认土地的农户所有,集体放弃徒具虚名的使用权,国家在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上实行立法管理。只有把土地所有权交给农户,才能形成有效的投资与积累机制,构成农产品长期增长的动因,从而使农民真正成为具有产权界定意义上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土地私有的主张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土地私有化不可能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灵丹妙药。第一,土地私有化实行的结果必然是土地兼并,两极分化,这与_共同富裕的基本目标是相悖的;第二,土地私有化将使农村成为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第三,不仅不能促进土地的合理流动,反而成为土地流转中发展规模经济的严重障碍;第四,土地所有制是发展商品农业经济的障碍。
  3.土地集体所有论。多数人认为,应坚持和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他们认为,企图通过土地私有制来解决我国的土地问题,是脱离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条件的。唯一的选择是继续坚持和维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明确的、功能完整的土地集体所有,是我国土地制度建设的现实出发点。
  第一,要明确农村集体的土地为村一级农民集体所有,其主体是基层社区的合作经济组织。第二,要明晰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内容。集体土地所有者可以依法对土地行使占有、收益和处分权,可以通过对土地的发包、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形式实现所有权。第三,土地所有权的转移由国家管理和约束,保证公有制土地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三、关于农产品流通_改革的探讨
  农产品流通_改革涉及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经济发育等重要问题,是农村改革的基础性工程。1985年,我国取消了长期存在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农产品流通_怎样改?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什么?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在讨论中主要形成了以下四种思路:一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中,对农产品实行分类管理原则。即按照农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分别采取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方式。二是,彻底放开农产品购销,建立开放、竞争、体现价值规律的市场体系。三是,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农产品_流通,同时改变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式。四是,以私有市场主体为主,国有商业部门退出市场。
  关于税费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讨
  进入新世纪,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标志,我国农业和农村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农村改革的第二阶段。这时,人们开始跳出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在工业化中期的大背景下,从国民经济的全局角度通盘考虑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一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成为贯穿始终的主旋律
  一、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理论探讨
  2000年,以_决定安徽全省为试点单位为标志,始自1996年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开始向_推开。这是我国农村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成为社会方方面面密切关注的焦点。
  1.对农村税费改革的评价。多数学者认为,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将对农村税费制度本身进行彻底改革,而且将触及农村长期潜伏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推动和深化与此相关的方方面面的改革,其影响之深,涉及面之广,可以看做是继土地改革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第三次中国农村革命。一些学者不赞同上述观点。他们认为,我国农村面临的根本性问题是如何解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所带来的隐性失业和低生产效率,如何通过持续地增加收入来缩小城乡差别。当前我们所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其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并不能解决我国农村的根本性问题,因此也很难说得上是“第三次革命”,最多可以称为一次改良。对此我们应该有理性的认识。
  2.税费改革的思路。第一种观点认为,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解决农村税费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建立地方公共财政_。一是要实现地方基层组织的角色转换;二是要重构农村税费体系;三是要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第二种观点认为,深化税费改革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以农村财税、行政_为主的整体改革。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二是改革农村行政_,规范政府收费行为; ……(未完,全文共7563字,当前仅显示265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改革开放30周年:农村改革理论的回顾与思考》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