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幼儿园/六一儿童节专题/科学发展/调研报告/>>正文

区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发表时间:2008/11/11 16:52:05
目录/提纲:……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二、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呈现的主要问题
三、问题成因
(一)从农村家庭现状来看,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能力较差是主要原因
(二)从学校教育来看,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是重要原因
(三)从社会发展来看,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是根本原因
四、对策建议
(一)要充分发挥家庭的监护引导作用
(二)要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二是在学校开设“二线一室”
三是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
四是推行寄宿制管理
(三)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
……

  **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属**市辖区,有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5个社区,总人口67.33万。其中农业人口48万,是一个农业大区,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多。目前,全区外出务工者达17万余人,由此衍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随之而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日益突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关爱我区农村留守儿童。区政府通过实施“两免一补”,对贫困留守儿童进行了重点救助,并发出了《致广大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去年8月还统一安排我区三千留守儿童分批乘专车去深圳与父母团聚;区妇联、文明办、教体局、关工委转发了《关于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区教体局印发了《关于切实关爱农村留守学生的通知》;2006年该区被_列为留守儿童社会干预工程试点县(区)之一。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全区农村现有0—14周岁儿童65810人,而留守儿童就有 25300多名,其中父母均外出务工的19617人(0—7周岁学前留守儿童9650人,占49.2%,中小学留守学生9967人,占50.8%),约占所有留守儿童的77.3%;另母亲在外打工的约占8.7%;父亲在外打工的约占14.0%。这些留守在家的孩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34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要表现为两种性格趋向:一种为攻击性的性格趋向,出现了自控能力差、好冲动、甚至动辄吵闹打架等性格障碍;另一种为畏缩型性格特征,情绪冷漠、畏惧、抑郁、自卑、优柔寡断、害怕交往。大部分留守儿童反映有话无处说,没有知己,又不愿和老师、父母交流。
  4、出现行为偏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较弱。父母又不在身边,儿童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调查中发现,部分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对留守儿童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5、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一方面爷爷奶奶文化水平低,对孩子在学习上的辅导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父亲或母亲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小孩的学习问题。据调查,留守儿童学习在班上属于名列前茅的仅占6.5%,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占71.3%;在学习上有困难,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较低,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没有能力辅导学习和作业的占46.5 %;同时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与城市相比,父母对孩子在学习上的辅导相对要少了很多。
  6、留守儿童营养状况较差
  留守儿童监时监护人大多数是老人,而老人的生活习性和文化素质与年轻人相比又有一些差异,因而也有少数留守儿童现在的“家”的卫生环境不好,保健意识较弱;留守学生一部分在校住宿,而少数农村学学校食堂为了赢利,伙食很差,有的甚至一个月才能吃上一餐荤菜,影响了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问题成因
  (一)从农村家庭现状来看,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能力较差是主要原因。
  1、农村家长教育意识薄弱。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与其缺少来自家庭的正确教育和指导有极大的关系。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教育意识的原因。绝大多数农民没有认识到教育是最大投资,而认为其是最大负担。
  2、农村家长教育能力较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监护人由于年龄、文化、身体和精力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二)从学校教育来看,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是重要原因。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三)从社会发展来看,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是根本原因。流动人口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务工农民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根源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随之产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这些_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_的产生。
  四、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这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既需要学校、家庭的倾情参与,也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来齐抓共管。从我区的实际出发,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 ……(未完,全文共4637字,当前仅显示234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区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现状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