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正文

危险的关系-----略论中国书法中的错位变态之美

发表时间:2022/8/12 21:27:17

危险的关系-----略论中国书法中的错位变态之美

错位变态,_是变。中国人是懂得变的,中国艺术讲究“文喜看山不喜平”、“横看成岭侧成峰”、“无限风光在险峰”、“天光云影共徘徊”似的“不一”大境。“生生之谓易”,变是宇宙的恒久,变是生命的成长,变是客观的美化必需,变是主观的本能追求。当然,万变不离其宗,变须有理、有节,变不是无厘头的胡涂乱抹,变不是无节制的戛戛生造。好的书法必须是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上衍生的深具个人风貌与气质的创作,好的书法必须呈现表达功力、性情、道悟、美在四个特征。这好比一个中心圆弹射出的无数个射线,这好比太阳放射出的一缕缕阳光,其实每一束光线都充裕着七色谱和温暖的味道。
梁潄溟说,在儒家思想中,这一个“生”字是最重要的概念。孔家没有别的,就是要顺着自然道理顶活泼流畅的去生发。万物欲生即任其生,不加造作,必能与宇宙契合,使全宇宙充满了生意春气。《论语》云:不得中行而与之,要也狂狷乎!孔子允许未达中庸而有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66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心分配。就此书法的创作,会在过程中任意播发,在思索时灵犀冲冠,在互慧时光芒骤起,不竭不息,迷乱游离,不断产生错位、凌乱、变形、淋漓的构型艺术状态。
一、错位之美
错位之美,可以理解为有相关联系的客体因素之间未按常人思维的排列和变奏。《易经泰卦》云:无平不陂,这是一个辩证论题,充分说明,世间没有绝对的平坦,平中始终包含着倾斜不稳,不稳是常态。我们知道,变奏在一套音乐作品中不可或缺。正是变奏时的修饰音和变形音,作品才显得丰富华丽,主要是耐人寻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书法用笔讲究屋漏痕,折钗股,锥划沙,虫蚀木等。直不为美,僵不为美,涩不为美,固不为美。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一书中,谈到“结构”时,特别强调“结构五要素”之“平正、匀称、连贯”之后的“参差、飞动”。其间,文中引述了王右军的观点“夫书不贵平正,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说明“参差”的妙用。谈到“飞动”时,文中说,“妙在驰思造化,意在笔前,苟能心精手熟,自然翰逸神飞”。
张怀瓘评价欧阳询“八体皆能,笔力劲险”,其“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有且只有欧阳询能把真篆书写出草书的旋律和节奏。至于草书,张接着说“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欧阳具备了别具一格、神采异类的本能、功力、性情、涵养,任何书法之于他的笔下,幻化、灵动、奇峻,像李白流泮的诗,像花卿吹奏的云风般的丝管乐。
“不偶于俗”的米芾,书法亦去天滑地,任我行游。怎能和狂颠之人一般见识?也许是米颠不愿和我辈一般见识呢!宋御史指责其“倾邪险怪,诡诈不情”,这正是大艺术需要的状态啊?!御史此时无限茫然。米元章在《自叙》中阐述笔法和字法,“又笔笔不同。三字三画异;重轻不同,出于天真,自然异。又书非以使毫,使毫,行墨而已。其浑然天成,如莼丝是也。”,要言不烦,金针度人,反复强调行笔过程的自然生发。又在《海岳名言》中讲道字形和结构:布置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作入画,画入俗:皆字病也。
徐渭和早于他的祝允明,书法创作异曲同工,他们的作品貌似“横柯上蔽,在昼犹昏”,可独独在作品中间读出了非凡的气度、超人的品格、创变的自信、豁达的胸襟,是最真的个人表现和最开的生命张力。“公安派”领袖袁宏道认为,徐渭诗文“一扫近代芜秽之气”,认为徐渭书法“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在王雅宜、文征明之上”;又云“不论书法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书林藻鉴》)。可以说他是徐渭第一个知音者,而后来追随者不计其数,其中有八大山人朱耷、甘当“青藤门下牛马走”的郑板桥等,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在提到徐渭时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这足以说明徐渭对后人影响之深。 这是一种力与美、神与格的传承,这是一种胆敢独造、超凡脱俗的精神担当。 
二、变态之美
变态之美,可以理解为不规范,不对称,不垂直,不刻意,不依格,不固囿,不计算,不重复,还原艺术自然地美性和随和的状态。艺术和科学,特别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和计算科学之间,几乎是命运的两极,是不可相容的。艺术永远不知未来在哪里,而科学可以推演预测。正是未知的近似空洞的无所谓的无底线的无边际的时空大观,是永远都捉摸不透的无、静、虚、道,给艺术创作提供 ……(未完,全文共3673字,当前仅显示185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危险的关系-----略论中国书法中的错位变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