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会议发言/学习材料/申报材料/>>正文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

发表时间:2024/5/7 16:42:25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

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反映的是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立场、格局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_总书记围绕树立正确政绩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好政绩”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规律的深邃思考和深刻把握。
_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为官者,没有不追求政绩的,这是领导职务对于执政的内在要求。但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如何追求政绩,却如同一面镜子,让领导干部的境界、情怀高下立判。每一届党委政府的履职履责,只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接力棒中的一棒。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决不能去干那些只管当前不顾长远的事情,决不能去干那种竭泽而渔的事情,决不能去干那些仅仅满足少数人需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57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要践行为民初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_总书记指出,“县委书记是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领导干部,必须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不忘为官初心,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百姓自会从中看出清廉与政绩,读出胸襟与情怀,留给后人的就必然是敬仰与回味。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聚焦群众身边的急事难事,不断解决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用群众口碑评判工作的好坏,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三要做好上下结合文章。对上要精准吃透“上情”,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下要准确把握“下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掌握和深入分析第一手资料,为决策部署奠定基础。一方面,成立了政策与发展研究工作专班,深入研究梳理中央和省市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对上级安排部署的的重点工作内容和出台的各项政策,研究制定落实意见,及时放大政策效应。另一方面,在全市深入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调研”活动,正如李强总理所说,“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并明确了12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下步,我们将推动各级干部多到基层去调查研究,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帮助基层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开展大调研成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方法,也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工作习惯。
四要树立正确的“项目观”。当下,抓项目是地方各级领导干部用心用力用时最多的事情之一。发展靠项目、项目出政绩,这是自然而然的一种逻辑。项目观也折射出一个领导干部秉持怎样的价值观、利益观和政绩观,影响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人文生态,所以确立正确的项目观至关重要。可持续的项目,应该是建立在民生民心上,凡是能够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老百姓受益受惠、有幸福感舒适感的项目就是好项目,就可以也应该大干快上;高质量的项目,应该是建立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上,上项目不能想当然、凭兴趣,任由一时兴起,要广泛论证、多方比选,做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健康干净的项目,应该是建立在廉洁自律上,项目不应该是寻租的“温床”,要守住清正廉洁的底线,不踩法律法规的红线,让 项目在法律法规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五要坚持功在当下、利在长远。正确处理显绩和潜绩的关系,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格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保持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心放在工作上、把工作放在心上,扎扎实实做好自己担负的每一项任务,做到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请放心。坚持求真务实、久久为功,认真思考“在任上能干什么、为将来能留下什么”,做好“瞻前”“顾后”的工作,把手中的接力棒传递好。(今年我市启动实施了重点突破项目三年行动计划,目的就是要把长久以来因各种原因 ……(未完,全文共2540字,当前仅显示161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





......

不存在或已删除












注册  登陆

客服微信号:wm114cn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