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现代化
钱学森对于中医的发展曾经发表过“中医现代化是地道的尖端科学”的见解,明确地提出中医必须走所谓“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一时之间,各种“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浪潮席卷了医学界。近期,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现这一系列“现代化”的举动,却把真正的中医推向了一条异化之路,甚至是灭亡之路。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中医现代化是否有必要又将如何实行呢?在本文中,笔者将就此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浅见。
笔者认为,中医要长期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医学同样也是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医也需要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的为人们造福。但是以往的把中医“现代化”的做法,显然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这源自于对“现代化”的片面的错误的理解;即把“现代化”理解为是所谓的“科学化”——而且显然是以_医学的一套“科学”的理论作为准绳的,所以这种“现代化”实质上就是一种“西化”;钱学森在这个问题上曾经表示过:“更深一步的工作是把中医纳入到科学技术的体系里,创立新的关于人的科学,我称其为人体科学。这样的学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71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医学理论中相应的依据,比如说中医推崇的“冬令进补”,“冬藏”的观念,经由西医的解释,便是指在寒冷的冬季,人的生理功能处于较低水平状态,而体内贮藏功能逐渐增加,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能量补充产品,能量补充资讯)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这可以说是两种人类文明智慧结晶所达到的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要使中医中的一切理论与西医一一对应,也是不可能的,就像*光片无法显示人体内气的流动,解剖学也无法说明人体穴位的奥妙,强行对应,其中必然会对传统中医理论有所扭曲。因为中西医学从其整体体系上说都各自分别深深烙印着东_的哲学思想传统、文化特征,有着各自的自身的发展规律,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达到彼此融合的。
具体说来,_医学所依靠的现代自然科学是在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基础上建构出来的,它们同属于_理性主义文化,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但是中医的发生却是独立在_理性主义文化之外的,它与古希腊自然哲学—现代自然科学有着本质的差别。我们知道古希腊自然哲学始于四元素说,而四元素说只是古希腊人对自然的简单地理性认识,属于思辨性的构成论。四元素说虽然内容直观贫乏,却内涵了_理性主义和原子主义的萌芽,成为了_理性主义文化的起源。在文艺复兴之后,欧洲人利用理性主义的建构实验和原子主义的还原思维建构出了现代自然科学。总之,现代自然科学的思维是还原性的逻辑思维,其理论形态则是一种建构性的理性思想。与现代自然科学不同的是,中医理论始于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理论。阴阳五行理论不像古希腊的四元素说是一种简单的宇宙构成论,而是中国古人在基于长期的天文物候观测的基础上
总结出来的自然变化的总规律。它把天、地和万物的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西医是分析性的思维,中医则是整体性思维。前者是还原论的,在寻找病因时一直要找到某个层次、某个器官,直到某种元素;相应地,治疗的目标也是针对这些具体的部位或元素。中医则是系统论的,寻找病因时是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并不归结为某种单一的元素,所考虑的是阴阳、内外、冷热等诸种关系是否失调,治疗的目的则是调节这些关系,使之恢复正常。总之,中西医的不可融合性在于它们是两种异质文化的产物。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用_标准对中医中的一方、一技、一药、一病进行“科学”“不科学”的评判,本身没有太大的意义,只会加深对中医的曲解。再者,中医是整体医学,西医是局部医学。西医虽然也考虑到整体,但是其基本的原则却是分析的,它把病因归结为局部,因而治疗局部,用药也是以局部代替整体。西医的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没有问题的。根据研究表明,许多西药式中药(口服液、药片)的疗效不如传统中药的汤剂,其中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西药分析了中药里的元素、成分并加以提炼制成了中成药。但是这都是根据现代科学已知的知识进行加工制作的,可是人类的现有的已知相较于大自然无穷的未知可谓是微不足道的。也许正是中药中那些还不为人所知的元素和成分起到了关键的疗效呢?西医用已知代替全知,用局部代替整体,必定会在某些方面出点问题的。而中医的整体观思想也许在一些方面更接近于事实,比如关于致病机理,西医认为是病菌所致,但中医病没有病菌的概念,中医认为疾病是由系统失调所致。人在健康的时候,体内也存在着各种细菌,但是由于身体健康,细菌的数量才能保持一个平衡的水平,对身体有益而无害。但当身体自身的机能失调或衰弱时,对细菌繁殖的抑制便会削弱,那么一些细菌就会过度繁殖,导致疾病的发生。
而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带有狭隘的唯科学主义思想的现代科技工作者,执拗地想要把传统中医纳入_医学体系,想要把中医用_科学的语汇“讲出其所以然”并对其加以改造,这种想法其实也是很浅薄和狭隘的。
因此,笔者认为中 ……(未完,全文共3965字,当前仅显示200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浅谈中医药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