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强化政策扶持,培育龙头企业
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以标准为抓手,注重质量先行
四、实施名牌战略,创建区域品牌
五、整合资源,打造产业链条
……
加快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举特色牌、走产业富民路,是“十三五”期间我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打赢扶贫攻坚战形成的共识。如何把我县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变为迭部经济发展优势,并在增产、增效、富民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当务之急。
发展是最大的扶贫。减贫脱贫,关键在产业。对于迭部来说,靠招商引资走工业产业发展的路子显然是不现实的,只有根据本地的生态绿色资源,利用已有的成熟技术,以发展绿色有机生态食品、山区体验式旅游为主,实事求是发展特色产业,精准落实产业扶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以农业企业的生产效应吸纳和带动贫困户致富效应,最终实现贫困农户的整体脱贫致富。
如何进一步加快我县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一号工程。我局的意见为: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以标准为抓手,培育区域品牌,整合资源,打造链条,加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59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点解决龙头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对取得资质证照、获得国家质量认证认可及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企业给予奖励性补助。三是充分利用精准扶贫和村级互助资金,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情况下,鼓励贫困户和企业结对帮扶。利用贫困户的扶贫资金、土地资源,企业的生产加工技术、销售渠道,把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起来,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企业做大做强,贫困户精准脱贫的双赢局面。
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由农民互助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通过联合生产,规模经营,可以有效地将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和市场组织起来,解决 “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和适应问题,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进入市场,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生活富裕的目的。截止去年底,我县共有各种农民合作社572家。但真正运行的不到5%,绝大数以套取国家资金而成立的空壳。由于结构松散,管理不规范,规模不大,经营单一,无品牌意识等多种原因,在生产经营决策时无法准确地把握市场行情,因而极大的影响了其参与市场、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建议县政府对全县农业合作社进行摸底整合。一是清理整合空壳专业合作社,从全县层面进行规划,做到一村一品,乃至一乡一品,在此基础上要形成一定的规模化。二是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资金协调、统一市场销售,解决单家独户存在的缺资金、少技术、愁销路的问题。三是要鼓励农业合作社采取建立风险基金、制定最低收购保护价、按农户出售产品的数量适当返还利润等多种方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合作社与农户的“双赢”。
三、以标准为抓手,注重质量先行。
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离不开质量做保证。产品质量如何显性化的表达,依靠的就是以标准为工具的一系列标准化活动。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实质上是划定了产品进入市场的一个最基本的门槛,代表产品是“及格”的。从近几年我县农产品产销情况看,我县的农产品既无质量认证,也无专利保护,缺乏广大消费者的认知度和信赖度。以我县的蕨麻猪营销为例,期初由迭部县天然食品公司推出,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包括部分农民合作社都在包装加工蕨麻猪。造成其货源紧缺,有的企业居然大量到市场收购外地猪肉冒充蕨麻猪出售,质量层次不齐。这样不仅不利于本地品牌的形成,还会蚕食本地已形成的质量信誉,一旦质量信誉受到损失,其后果将会是非常可怕的。导致这一问题更进一步的原因在于,我县特色产品缺乏相应的标准服务,使其品质优劣在市场上不能被有效地识别。基于此,政府应加强我县特色产品标准的公共服务,让企业参与本地特色产品的标准制定,形成即规范又保护的质量竞争合力。一方面引导企业积极执行国家的有关特色产品质量等级标准、计量标准和包装规格等标准体系,对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全过程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为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质量提供可靠保证。另一方面推进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将标准化、产业化与产品质量安全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林果、中药材、 ……(未完,全文共3283字,当前仅显示165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加快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