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文化/宣传讲话/>>正文

得失中的通明——从《1421》看文化解读的心态

发表时间:2013/6/16 18:48:06

得失中的通明——从《1421》看文化解读的心态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三宝太监郑和乘着“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二,容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1]的宝船,开始了长达28年的七下西洋的首次航行。经过600多年的历史长河,珍贵的细节早已消失于其中,而我们对于下西洋的孜孜探求也已上升到民族主义的高度,这笔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极为浓重的一笔,给我们留下了不尽的猜测和想象。有猜测和想象就会有误读和创造,而所有对历史可能性的解读则会超越解读本身,无论最后的结论是否正确,解读时所反映出的心态、面对解读时的心态和这种心态对未来的影响更应该被我们所关心。正如对于郑和下西洋的成就在《1421:中国发现世界》似乎找到了最“令人自豪”的回答:“1421——明成祖永乐十九年:中国人发现美洲大陆,早于哥伦布70年;中国人发现澳洲,早于库克船长350年;中国人到达麦哲伦海峡,比麦哲伦的出生还早一个甲子;中国人解决计算经度的问题,远远领先欧洲三个世纪。过去的历史课本都可以扔了,过去学的也可以忘了,因为这本书可能会改写一切,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71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积累的可怜的思考能力来对《1421:中国发现世界》给出自己的答案。
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多以朝代的更替,统治者间的纷争混战、宫廷_为主题,对科技、航海等事叙述不多。正如郑和所率领的舰队,其阵容之强大和设施的水平之高,在当时都是处于国际领先的水平。只是因为朱棣稍后的锁国政策,致使中国失去了很多发展的机会,对此国内历史记载不详。当这段历史重新被放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民族情感在其中,原因是中国人经过了几百年的苦难,到今日才又逐步恢复自信,重新发现或者说发明这段历史对建立中国人的自信大有脾益。尤其是当外国人也充分肯定中国过去的辉煌成就时,这种自豪的情感得到了膨胀,愚以为这种建立在它者的情感是不成熟的,有时甚至是近乎于一种执拗的幼稚。和下西洋一样被我们津津乐道的万里长城就是一个例子,长城,是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图腾,近代伟人孙中山评论长城时有云:“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我们一般人提到它除了五体投地外,不敢再赞一词。正如姚老师在课上曾经讲过,不仅中国人觉得好,当外国人也觉得好的时候,我们就觉得非常好了。但事实上万里长城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值得称颂。首先不论国人对“太空里能够看得到万里长城”的误解,因为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这样说的,就是国人对于长城本身的评价也显得“深刻而片面”,我们过分着眼于官方叙述的历史从而丧失了自己对历史的思考。长城实际上只是汉文化的一种象征,而不应该是中国的象征,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兴盛的唐朝,竟是少数没有修建过长城的王朝之一。它以自己的繁盛和实力,辐射着周边小国,以交流代替交战,长城也便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如此看来,万里长城的修筑,一方面当然是中国人智慧与力量的展示,是各个朝代军事防御的历史,另一方面,似乎也是一种失败的证明。顾炎武论及明末发生在居庸关的战事时感叹到:“地非不险,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粮非不足也,国法不行而人心去也。”一旦王朝接近没落,长城也并不能真正抵挡什么。
历史一向都有两部,比如秦始皇写一部,孟姜女写一部。蜿蜒的长城跨过崇山峻岭,穿过草原戈壁,工程可谓宏伟。仅靠人工,要把巨大的石块从山脚下运送到山顶,再垒成超过万里的城墙,其中有多少血泪故事也就可想而知。因此,一个成熟而理性的灵魂不会对长城完全的称颂,也不会对它完全的批判,因为即便长城不是想象中的那般有英雄气概,起码也有几分悲壮的意味在其中。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一样,长城应该是“伟大而可诅咒”的。
同样对于郑和的七下西洋,我们也应该尽可能的摒弃思想中的片面,全面地来看问题。据《1421:中国发现世界》的作者孟菲斯据在《引言》中介绍[3],他的研究来源于收藏在明尼苏达大学贝尔图书馆的早期地图和海图,特别是其中一幅据称是绘制于1424年、有着一位威尼斯制图学家祖阿尼•匹兹加诺的签名。让作者难以置信的是在哥伦布到美洲前70年,一些加勒比的岛屿已经在上面了。作者花了多年时间在世界各地搜寻证据。看完此书后,发现作者有多条不同线索的证据证明在欧洲声称到达美洲之前一个世纪中国人已经环球航行并绘制了全球地图,其中有直接的实物证据,如美洲、澳洲、印尼的中国沉船、非洲的刻石、南美的中国后裔和散布全球的具有中国风格的艺术品。还有不少旁证,即中国文化与15世纪时世界其他地方的语言、礼俗、精神的相似。
如果就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来说的话,这些证据似乎已经足够让人相信作者的结论了。但是我选择对这个结论持有怀疑的态度,因为即使作者的结论(如郑和船队首先到达美洲)成立,也不会改写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因为历史学家所谓“发现”,并不是指一般的到达,而是指到达后引起的有影响的变化。所以仅仅证明郑和到过那里,是不足以_哥伦布“发 ……(未完,全文共5737字,当前仅显示201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得失中的通明——从《1421》看文化解读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