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相关/毕业论文/文教论文/改革/改革开放/环保/生态/法制/科学发展/调研报告/>>正文

党校毕业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_生态执政理念发展依据研究

发表时间:2016/10/29 18:35:04

党校毕业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_生态执政理念发展依据研究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_的生态执政理念逐渐发展成熟,究其发展依据而言,_的生态文明观、_思想的生态观点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朴素自然观,为党生态执政理念提供重要理论滋养,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建国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路为_生态执政理念发展提供重要历史借鉴,我国严峻的生态状况则是党生态执政理念发展的现实考量。

关键词:发展依据;生态执政理念;中国_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_生态执政
理念发展依据研究

所谓生态执政理念,简单而言,就是把生态文明思想与执政理念相结合,实现执政理念生态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_逐步提出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及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执政理念逐渐发展成熟。这是在吸取了_生态文明观、_思想生态文明观、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等理论成果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并直面当前中国严峻的生态现实做出的自主回应和必然选择。
一、理论滋养
中国_自成立起,就把_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以_为指导思想。_的生态观,自然是中国_生态执政理念的理论来源。在马恩时代,生态问题并不明显,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对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研究,其生态文明思想散见于其他理论之中,但非常具有前瞻性,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_认为,人和自然界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7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把节制生育写入了《_农业发展纲要》( 草案),又多次提出计划生育,进行试点、推广到普及,政府和群众两手抓,波浪式推行计划生育等思想。_时期控制人口的思想为我国解决人口问题做了理论和实践准备。三是节约资源思想。建国后,_多次提倡勤俭节约。_改造后,要求在_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他强调:“必须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作风,厉行节约。在生产和基本建设方面,必须节约原材料。”[4](P160)勤俭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所要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四是环境保护思想。早在延安时期,_就提出要植树造林,使陕北的秃山长头发。建国后,_提出了消灭荒地荒山,绿化祖国的任务,“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5](P51)。在水土保持方面,_也多次强调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1956年_还专门设立了水土保持委员会,协调、组织、开展水土保持的具体工作。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_积极提倡。1957年,他指出:“沼气又能点灯,又能做饭,又能作肥料,要大力发展”,“要好好推广”[6](P4)在_的领导和大力倡导下,我国在当时积极发展沼气、太阳能、风力等可再生能源,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1973 年,第一次_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_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使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到我国_建设事业中来。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观点,这些观点朴素自然,对今天依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是中国_生态执政理念重要的文化理论来源。在农耕文明时代,人们把自然看作自己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关注与自然和谐共存,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传统生态观点中的_思想和基本理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战国末期的《易传》把天、地、人视为 “三才”,作为自然法则,相互统一,整体协调运行。“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易传·说卦传》)儒家思想沿袭了这种观点,从整体上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孟子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过程,实现天人和谐统一的目的。宋人张载进一步提出“民胞物与”“天人合一”观点,“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正蒙·乾称》)道家思想是以“道”为基础,认为天地人是统一的,具有同根性,以“道”为本源,并在道中实现天地人的统一,道、天、地、人都是按照自然本性存在的,人对自然万物应该采取顺应态度,通过“道法自然”,达到“无为而治”。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达生》佛教强调“众生平等”、“慈悲为怀”、“依正不二”,实际上也是体现了人与自然为统一整体的观念。“众生平等”就是说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不分高低贵贱。“慈悲为怀”讲的是对生命的关怀,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要普度众生。“依正不二”即正报( 生命主体) 与依报( 所处环境) 同为一个整体,依正不二,以依正不二故,众生有佛性,则草木有佛性,以此义故,不但众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也。……以此义故,若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得成佛。”(《大乘玄论》卷三)
二、历史借鉴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发展道路上基本上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和转移污染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路。
经过多年的工业化发展,西方许多国家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污染严重。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公害事件”曾出不穷,导致成千上万人患公害病,不少人因此丧生。最著名的有“八大公害事件”,这些事件都是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生态问题导致的公害事件。20世纪60年代,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强调,如果不加强环境保护,人类将迎来“寂静的春天”。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这些国家的民众环境保护意识觉醒,并开展各种环保运动,政府也开始采取多种措施,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以英国和美国为例。伦敦“雾都”的大气污染治理经历了大约50年的时间。伦敦烟雾事件以后,从1957年到1962年,伦敦又连续爆发了12次严重的烟雾事件。严重的空气污染致使英国政府痛下决心进行治理,通过严格立法并有效执行、严格控制汽车污染和大面积绿化等措施,使伦敦重新恢复了蓝天白云。美国的拉夫运河事件,生活在危险废弃物填埋场上建立的居民区和学校的人们,遭受有毒工业废弃物污染,怪病丛生,20世纪70年代末,真相曝光。后来,以前的电化学公司和纽约政府被认定为加害方,共赔偿受害居民经济损失和健康损失费达30亿美元。正是这一事件直接催生了美国著名的“超级基金法”, 创立了“超级备用金”,这是有史以来联邦资金第一次 ……(未完,全文共7758字,当前仅显示2724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党校毕业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_生态执政理念发展依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