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教育的地位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必须不忘初心抓教育
(一)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先导工程
(二)教育是情系万家的“民心工程”
(三)教育是**县发展的“基础工程”
二、教育的现状是有喜有忧、喜大于忧,必须坚定信心抓教育
(一)**县教育有“三大成效”必须传承传扬
(二)**县教育有“三大问题”必须突破突围
(三)**县教育有“三大优势”必须抢先抢快
三、教育的出路是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必须下定决心抓教育
(一)要着力解决教育工作的导向问题
(二)要着力解决教育发展的均衡问题
(三)要着力解决教育教学的诱因问题
(四)要着力解决教育优先的保障问题
……
县委书记在全县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教育大会,主要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_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
总结**县教育的成效和成果,客观分析**县教育的短板和问题,科学谋划**县教育的发展和未来。会上,统一印发了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和8 个单位的书面交流
发言,请同志们认真学习借鉴。刚才,**部长安排了近期全县教育工作,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借此机会,我再强调三点意见,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教育的地位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必须不忘初心抓教育
_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振兴和国家崛起。在全国教育大会上,_总书记阐述了“九个坚持”,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全省教育大会上,省委彭清华书记反复强调,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市教育大会上,市委朝华书记要求,务必提高站位,坚定教育优先不动摇;务必明晰方位,坚定教育强市不动摇;务必履责到位,坚定教育为本不动摇。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站高谋远、内涵深刻,释放出了“三大信号”:一是欲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93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寒门出贵子”激励着一代一代的读书人。翻开**县教育史,60 年代最为辉煌:在政界有以**等同志为代表的优秀领导,在商界有许多知名的企业家,在科技界、军界有许多知名的拔尖人才。所以,我安排教育局专门研究了60 年代**县的教育。在那个时期,全县最出名的是**中学,当时的**中学校长叫**,时任县委宣传部长兼**中学校长,他带领大家在废墟上建起了**中学,当时全国高考录取率仅3%,而**中学63 级达到30%、64 级达到50%、65 级达到90%,连续三届创下“高考神话”,时任校长**同志更是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接见和“再建教育奇勋”的勉励。所以,教育不仅是看当年的高考率,更要看20 年、30 年后的成才率。**县教育的历史,是辉煌灿烂的;**县教育的今天,是压力满满的;**县教育的明天,是充满期待的。我们今天播撒多少金色的种子,明天就能收获怎样的果实。这一切关键在校长、关键在教育工作者,关键在各级各部门为教育呐喊、为教育服务、为教育实实在在地办事。
(一)**县教育有“三大成效”必须传承传扬
一是“教育基础”稳步夯实。近5 年,累计投入
财政教育经费近10 亿元,新改扩建校舍18.8 万平方米,现在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二是“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前三年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教育入学率等指标高于全省、高于全市,连续3 年获全市初中质量监测一等奖,连续6 年获全市高中教育综合质量评估一等奖,年年高考、年年出彩,实现了本科上线人数、本科上线增长率、重本上线增长率、大专院校上线万人比、**县中学重本上线率、**县三中职教本科上线人数等“六个全市领先”,其中**县三中职教本科上线人数更是连续12年全省领先。三是“教育环境”稳步向好。实施城区“学位攻坚”行动,新建**县一小幸福校区、幸福幼儿园、思源实验小学、**县五小等4 所标准化学校。
农村“全面改薄”行动推进有力,在乡镇建成88 所标准化中心校,改扩建77 所公立幼儿园,教育普惠公平的阳光洒满了每一所学校、照耀了每一个班级、温暖了每一个孩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干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助教的结果,是教育系统主动作为、创新作为、争先作为的结果,凝聚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饱含着全社会的爱心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二)**县教育有“三大问题”必须突破突围
一是两极分化问题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优质学校更优、薄弱学校更薄,特别是城乡学校、城乡教育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二方面,“大班额”更大、“空心化”更空。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个别班级学生人数甚至达到90 多人,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能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吗?乡村学校“空心化”问题严重,我曾经到基层
调研,发现个别学校还存在着“复式班”,几个年级的学生坐在一个教室里,由同一个老师轮流上课,老师朴实得像五六十年代走来的农民一样,黑板上留下的十个字,起码有三四个错别字,看到这个场面,我真的忍不住想流泪,不仅我们教育界应该心酸,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应该有这种历史的紧迫感。三方面,吃苦的老师更苦、清闲的老师更闲。城区学校的老师,特别是初高中老师,很多老师同时上了三个年级的课,每周的课表都是排得满满的,批改作业经常是凌晨两三点屋子里还亮着灯光。但是有些学校的老师,一个老师只教几个学生,在课堂上不到10 分钟就把作业批改完了,苦闲程度不均的现象客观存在。二是瓶颈制约更加突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城区学校的硬件瓶颈突出。有些学校面积十多二十多亩,却容纳了几千名学生,其中**县中学和**县二中达一万多人、**县一小达七千多人,硬件瓶颈制约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方面,教育教学的管理瓶颈突出。“大班额”是怎么形成的?除了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对优质教育过分追求等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管理的严重滞后。大家想想,成都的四、七、九中都是名校,如果没有规矩、不加强管理,一个班几百人都收不完,随便拿多少钱大家都愿意去读。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划片招生,决不能放任自流,八九十个人的“超大班”,就是管理失控的恶果。今年秋季招生的时候,分管县领导、教育局要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三方面,教育发展投入的瓶颈没有突破。这些年,虽然我们在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面对人口大县、生源大县、教育大县的客观现实,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不得不承认、不得不重视、不得不行动。三是社会满意度值得深思。我们**县学生流出数量在逐年攀升,很多家长花高价把孩子送到成都、**等地去上学。大家想想这些家长愿意吗?从内心深处肯定是不愿意。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党政干部都要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到成都去读书,因为**的**、**、**三所学校可以与成都四 ……(未完,全文共7462字,当前仅显示262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县委书记在全县教育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