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切实增强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锻长补短、系统施策,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突破
三、凝聚合力、担当作为,开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
在加快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加快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刚才,规划编制团队
汇报了《**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2-2035)》的编制情况,文旅体局分析了当前我区旅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各镇也汇报了年度旅游
工作计划和旅游重大项目情况,说得都很好。希望大家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下面,我就加快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切实增强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正处于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两区”建设的新起点、新征程,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全域旅游业对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第一,发展全域旅游是顺应大势、抢抓机遇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旅游业已步入大众化、产业化、爆发式增长新阶段,正在逐渐成为区域整体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都将“扩内需”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文化旅游消费具有梯次消费、重复消费、最终消费的特征,对扩大内需的作用最为直接,对繁荣市场的效果最为明显【前段时间,大唐不夜城、淄博烧烤的爆火“出圈”,正是以此为背景】。今年三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区域文化旅游和消费中心,支持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104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地看到,全域旅游,体现的是行业全域、发展全域,要求的是全通全景。我区全域旅游的发展水平,距离旅游先发地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刚才文旅体局在汇报中对于问题的分析是精准的,对标同样没有名山大川的吉林省梅河口市,我区目前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型景点为主,趣味性、参与性、体验性项目不多,并且点多量小,点不成线、线不成面,核心拳头产品的带动效应、区域优势产品的规模效应不强;对标徽州区民宿产业发展,我区民宿产业发展缺乏合理的区域规划,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定位层次不高,接待服务能力有限;对标“两山”理念诞生地安吉,我区旅游产业群众参与度不高,共建共享模式有待探索,经济带动效应尚不显著。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自身差距,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要努力寻找突破口,探索发展旅游业的新路子,不断完善壮大旅游业的新举措。
二、锻长补短、系统施策,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突破
发展全域旅游,要重点把握“全域”视角、运用系统思维,统筹各方面资源,强化整体推进。区委、区政府对旅游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制定了全域旅游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我和国柱区长共同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也明确了部门职责。大家一定要靠前担当、密切协作、抓好落实,合力推动**旅游事业迈上新台阶。
第一,坚持规划引领,在统筹衔接上求突破。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但目前,各部门在编制各类总体规划时,普遍很少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各镇旅游规划往往也是各自为战、自拉自唱,景区景点规划常常跟着项目走,短期性、商业性甚至破坏性问题严重【这一点,本次省委**反馈意见中也明确指出来了,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既然我们已经下了功夫、花了本钱,编制了全域旅游规划,就要以此规划统一思想,明晰路径,聚焦行动,把规划先行、规划引领作为一条“铁律”,牢牢固化在思想里、深深扎根到实践中。要推进多规合一,加强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村庄规划等各方面规划的衔接和协调。要狠抓规划执行,不论总体规划还是专项规划,都要本着真管用、可操作、能落实的要求去做,都要坚持一个规划管到底、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使规划积极适应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真正成为引领发展的“导航仪”。
应该说,我们的五个镇发展旅游的主观能动性很强,比学赶超劲头很足,不断有新项目落地、大活动呈现。如,**镇的“春满沚津”、六郎镇的“棋”“行”文体旅游节、陶辛镇的荷花艺术文化季、红杨镇的月上西河民俗文化节、花桥镇的九十殿庙会,等等,各类活动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值得肯定;但是旅游产品同质化、文旅活动时间“打架”等问题仍客观存在,不容忽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抓好统筹,指导各镇科学规划、协同发力、错位发展,发挥各镇资源比较优势,打造更高规格、更大规模、更具影响力的文旅活动矩阵【《规划》中提到的旅游路线,我看很好。像乡村体验之旅、生态观光之旅、圩田水乡之旅、文化研学之旅、休闲度假之旅、科技体验之旅等等,要挖掘好、设计好、打造好】。
第二,坚持文旅融合,在打造品牌上求突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景区景点不在大,关键在做深文化、做精品牌。我区有2000多年历史,古鸠兹文化、徽商文化等源远流长、底蕴丰厚,但实事求是地说,
总结提炼不够、内涵挖掘不深、活化利用不力。特别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未能深度融合,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应用不多,缺乏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的旅游产品。这方面,请宣传部牵头谋划、组织力量,对我区历史文化脉络做好精细梳理,文化内涵做好精准提炼,文化精神做好精致呈现;文旅部门要找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切入点,打造一批具有本土历史文化特色的重头戏,在文化演出中积极融入旅游元素,在旅游产品讲解中深入结合文化故事,在旅游宣传中充分彰显文化内涵;各镇和各旅游市场主体,要积极探索把历史、人文、生态资源变为可感受、可体验、可消费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层次。今年,陶辛水韵作了很好的探索,将陶辛的名人轶事,按时间脉络沿河道打造了六处实景演出,让游客在游船赏荷中沉浸式地了解陶辛历史文化。下一步,还要考虑如何使这一模式常态化、市场化、效益化;各镇、各部门都要敢于尝试,在“创意”上做好文章,在文旅融合上寻求突破,齐心协力推动**旅游产品转型、品牌升级。
第三,坚持需求导向,在优化旅游环境上求突破。“游客是出行的居民,居民是归来的游客”。我们作为游客时,希望城乡美丽、移步易景、交通便利、人民好客,那么我们站在游客视角和标准去思考提升方向,不断优化城乡环境、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旅游品位。要让游客倾心城市,对照旅游度假城市的建设标准,加强绿化景观提升,对沿线空地见空补绿、见缝插花,打造“绿脉相连,锦绣镶嵌”城市景观,实现城在景中、景在城中。要让游客向往乡村,加强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三大革命,提升三大行动,让乡村风貌焕然一新,实现处处能看、处处好看、处处耐看。要让游客快行慢游,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体系,完善公共咨询服务体系,科学布局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加强智慧旅游建设,提供导览、引流、智慧停车等服务;同时打造旅游廊道,开通由校到景、由城到景、由站到景的旅游班线。要让游客食住皆宜,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积极打造星级酒店、文化主题饭店、连锁酒店及特色民宿有机统一的旅游住宿体系,特色餐饮、地方餐饮品牌突出的旅游用餐体系。要让游客宾至如 ……(未完,全文共6355字,当前仅显示292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在加快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