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家国情怀重要论述主题党课宣讲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带有独特精神标识的重要内容。时至今日,家国情怀仍然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追求,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具备的优良品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民族复兴、着眼全球发展,从多个维度围绕新时代需要何种家国情怀、为何需要家国情怀、如何传承和培育家国情怀等方面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塑了一个内涵丰富、贴合实际、视野宏阔、主题鲜明的理论话语形态。他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并号召“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每个家庭要“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下面,我根据会议安排,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家国情怀重要论述作主题宣讲。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国情怀重要论述的生成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国情怀重要论述的形成离不开厚重的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家国文化,为习近平关于家国情怀重要论述的生成提供了优秀的理论基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国情怀体现在其关于爱国主义、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以及国际主义的相关著作中,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国情怀重要论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养分。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党。因此,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始终散发着炽热的家国情怀,这一中国共产党人固有的家国情怀基因为习近平关于家国情怀重要论述提供肥沃的理论土壤。
1.对中华民族优秀家国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为民族发展、国家强盛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不竭的力量源泉。成长和孕育于宗法制社会下的家国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重要内容。它是由家国关系演进过程中所孕育的家国观念、家国伦理、家国行为等构成,是以“家国一体、恋家爱国、济世爱民”为内核理念,以“天下一家、兼济天下”为价值追求,蕴藏着华夏儿女对故乡、故土、故国的深厚眷恋与忠诚捍卫以及“对家国使命、家国一体、家国共在的深刻认知、体悟和践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一次次挫折磨难中成长奋起、愈挫愈勇、永不言败,与深藏于华夏儿女内心深处的家国文化基因是分不开的。时至今日,家国文化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引导着人们形成爱国恋家、家国共兴、家国一体的情感取向与家国情怀,促使他们将忠孝节义、精忠报国、为民奉献作为毕生追求之目标。具体而言,家国文化的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家教、传承家风的情感导向。重视家教、传承家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165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之”;唐文宗提出“海内四极,惟唐旧封;天下一家,与我同轨”;经典著作《六韬》强调:“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北宋学者程颢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弟子规》强调“凡是人,皆须爱”。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仁爱”是不局限于某家某人的“小爱”,而是扩展至“天下人”和“生灵万物”的博爱情怀,这种情怀早已超越了地域、种族、国家界限充满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安邦济世情怀和民胞物与品德。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国情怀重要论述融合、提取并借鉴了中华民族优秀家国文化的思想精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是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支撑中华民族愈挫愈勇、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源泉。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而且,在他看来,家、国始终是一体的,“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还提到“尊老爱幼、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和万事兴”"以及“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等观点。与此同时,他还多次在外交场合引经据典,指出中国始终坚信“大道不孤,大爱无疆”,始终秉持“天下一家”“兼济天下”的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进。这一系列带有“习式”语言风格的论述,既表明了他对中华民族优秀家国文化的高度肯定、认可和推崇,又体现出他始终站在历史交汇处,在汲取中华民族家国文化的精髓基础上,结合现实需求不断赋予其新元素,书写了新时代背景下家国情怀的新形态。
2.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赓续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未对“家国情怀”进行明确概念界定和综合性研究,但很多关于爱国主义、人类情怀、国际主义思想的论述分散见于他们的理论成果之中,对这些论述加以整体性思考,可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国情怀的论述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思想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指明国家的存在是爱国主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爱国就是爱“国家”这个“虚幻共同体”。对于何为国家这一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的产物,是社会内部阶级矛盾不可解决、不可调和产生的结果,具有按地域划分居民、建立拥有公共权力的暴力机关等基本特征。1884年,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将人类社会的变迁过程概括为氏族社会-部落联盟一国家,并指出随着氏族部落的解体、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私有制的产生将导致“以血族团体为基础的旧社会,由于新形成的各社会阶级的冲突而被摧毁:代之而起的是组成为国家的新社会”。因此,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人在血族团体中所衍生出的集体主义精神也将由对氏族社会、部落联盟的爱转变为对国家的爱,爱国主义由此成为集体主义精神新的表现形态。在他们看来,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下,其所呈现的内涵、性质、特征皆会有所变化。但同时,他们指出在未来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将会随着私有制的消逝以及阶级的消亡而消亡,随国家而衍生出来的爱国主义也会消失殆尽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爱国主义的论断绝不能断章取义,应联系特定的历史条件进行准确理解。马克思所主张的爱国,是爱无产阶级占统治地位、属于无产阶级本身的国家,绝不是爱资产阶级国家。资产阶级提出的爱国主义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带有欺骗性和危害性,是一种“挑拨本国的生产者反对另一国生产者弟兄的办法以压服本国生产者的手段,是阻挠工人阶级的国际合作的手段”"。因而,无产阶级在斗争过程中要时刻警惕这种罩上虚假民族外衣的虚伪、险恶的资产阶级爱国主义。在这里,马克思所论述的爱国主义是建立在对资产阶级狭隘的爱国主义批判基础之上的。1871年,当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_一巴黎公社建立后,马克思再一次从工人阶级角度对爱国主义进行了新的阐述:“工人阶级的政府只有致力于工人阶级自身的解放才能拯救法国,完成民族事业,因为工人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同时也就是法国复兴的条件”这段论述为无产阶级应该热爱何种性质的_与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无产阶级如何拯救法国、复兴法国提供了思路指引。历史处于永恒发展之中,一切历史事物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因此,对于马克思关于爱国主义的论述应从唯物史观出发,用全面联系的观点去考察,立足特定时代语境和时代背景去理解。
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是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一致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断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虽所处的国家不同,但随着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及航海事业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联系愈发紧密,与之伴随而来的是他们对无产阶级的镇压和剥削也更为广泛和彻底。“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无产阶级的联合,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所以,在这一意义之上,无产阶级既要将本国革命搞好,又要以一己之力助力其他国家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国际视野中形成共同体的组织形式联合起来对抗国际资本主义,加快消除民族隔阂与民族对立,实现全人类的共同解放。诚然,二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以国际主义为指向。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他们既是忠实的无产主义者,又是坚定不移的国际主义者。不讲国际主义的无产阶级爱国主义是一种虚无主义,是狭隘的;不讲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是虚假的,是不切实际的,实现全人类的共同解放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无产阶级只有坚持爱国主义以国际主义为指向,才能更好地在与资产阶级对抗的艰辛之路上推进全人类解放事业的伟大实践。其次,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统一于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实现全世界每个人_而全面发展的学说,这就决定着共产主义事业必然是站在国际主义的高度之上的。马克思曾在《论犹太人问题》中以大量篇幅论述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之间的关系,指出人类解放的关键性条件在于将人类固有的社会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基于此,无产阶级要想实现共产主义,必然要在夺取_的基础之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并推进国际主义事业稳步向前习近平关于家国情怀重要论述,提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精髓,他反复强调“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在习近平看来,在当代中国,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之间是密不可分、相依相伴的,任何企图将对家国的热爱与对党的热爱相分开的行为和言论都是错误的、虚无的,必须予以坚决抵制。此外,他还提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这些重要论述表明习近平总书记赓续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并结合实际情况、时代所需将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爱属于无产阶级本身的国家、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一致这些观点在新时代予以实际践行和发扬光大,为新时代坚持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援助其他国家、实现全球共同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因此,习近平关于家国情怀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
3.对中国共产党人家国情怀基因的承继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正是这种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使得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诞生、成长、壮大的各个过程中始终保持深沉浓郁的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元素的凝结与升华,是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催生的产物。历史已然证明,家国情怀已经成为内化为中国共产党人生命机体的重要组成因素。当前,习近平充分挖掘、借鉴、吸收了_、周恩来、_、_等中国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思想精华,并将富含哲学思想的精华和科学认识的独到见解融入重要论述中,从而形成具有新的内涵特质、带有“习式”风格的家国情怀论述。
_的家国情怀。_既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又是伟大的爱国者和现代中华民族家国情怀集大成式的代表人物。首先,可从_的诗歌中窥见他的家国情怀。少年_壮志凌云,17 ……(未完,全文共19571字,当前仅显示465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家国情怀重要论述主题党课宣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