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调研报告/>>正文

2010年某市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发表时间:2010/11/30 21:27:28
目录/提纲:……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初步成果
(一)着眼于空间资源整合,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
(二)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出新步伐
(三)围绕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村经营_创新
(四)立足于“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大城乡统筹的财政、金融支撑力度
(五)顺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缓慢
(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还不适应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四)受制于财力不足和现行_,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困难较大
(五)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质量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措施和建议
(一)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二)进一步推动城乡统筹就业制度的完善
(五)着力提高专业合作组织水平
(六)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七)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八)着力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协调机制
……
2010年某市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按照省发展改革委的通知要求,我们会同市委农工办、财政局、人保局、民政局、公安局、国土局、住建局、规划局、人行等部门,就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初步成果

   (一)着眼于空间资源整合,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一是统筹城乡规划。通过《**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和《**市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实现城乡产业空间统筹发展、城乡社会服务统筹管理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城乡生态环境高度协调、城乡基础设施高度共享、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地区延伸。发展重心主要是“做强、做优、做美、做特”各级城镇,重点培育4个小城市镇,着力发展8个重点中心镇,积极培育20个特色镇,错位发展一批城市卫星镇。按照市域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在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合理划分市域内重点发展地区和重点保护地区的同时,组织编制全市镇村布局规划,完成56个乡镇总体规划的调整修编, 占全市乡镇(116个)总数的46%;将全市1385个行政村、总计45864个自然村规划为5034个农民集中居住点,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规划完全实施后可节约用地约69万亩。为了更好地整合县区域内各乡镇空间资源,避免出现建设各自为政、导致资源利用效益低,我市结合各县(区)自身的发展优势和需求,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指导各乡镇统筹发展、协同推进,进一步完善城乡空间体系,统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03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动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提升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总投入10.25亿元,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1545个,进点建设7267户;启动“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全市共申报6个项目区,实施规模11.7万亩,预计新增耕地2.4万亩,新增挂钩指标10435亩。

  (二)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出新步伐。一是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结合市情实际,形成了具有**特色的2003-2005年、2006-2008年两轮促进就业优惠政策体系,出台了《关于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的意见》。实施“创业孵化工程”,推进创业孵化基地、乡镇创业服务机构和村级创业点建设,将“创业指导中心”、“创业指导专家咨询团”和“创业者协会”等三大创业服务平台功能全面向农民延伸,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创业服务网络。市区和各县区全部设立“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80%以上的乡镇设立“农民创业服务站(所)”。60%以上的乡镇和村建立了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和农民创业示范点,所有乡镇建立农民创业指导工作站或服务所,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服务。坚持“外输与内转、培训与转移、招工与培训相结合”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路,创造了“以卡代券、以券兑钱”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券发放模式,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农民转移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达到了156.1万人,农民务工性收入年递增9%以上。二是推进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新农保”从试点运行以来,已参保151.16万人,参保率99.61%。60周岁以上基础养老金发放率99.39%;各县区财政补贴到位率100%;“新农合”参合率2009年达到99.31%,居江苏省苏北五市之首。住院实际补偿提高2009年的41.54%,全省领先。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2009年的人均100.1元;全面出台并实施地方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生活保障2.87万名,覆盖率达51.7%,在苏北领先;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区已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一体化。医疗救助实现“城乡合一、零起点救助”,全市最高单人次救助达2万元。临时生活救助实现“应救尽救”,救助制度无缝对接。三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统筹规划城乡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布局,把初中集中到片、小学集中到乡,推动城乡学校空间布局一体化。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省定合格学校标准,城乡差距大幅缩小;着力推进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 创建活动,并以洪泽县为“试验田”,积极探索建立“外助式、合作式、内生式”的优质均衡发展模式;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建立,财政预算内足额安排生均公用经费、中小学校舍维修经费。2006年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政策,2007年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国家及省教程教科书费政策;加强城乡教师交流力度,实施“三百工程”,选派200名左右城镇优秀教师赴农村支教,100名左右农村教师到优质学校挂职进修。

  (三)围绕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村经营_创新。把千方百计,作为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呈现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起步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稳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在**区富强村试点基础上,成立了3个社区股份合作社,村、组集体资产按照股份制形势经营和管理,运行情况良好; 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71个,吸引入股农户1.6万户,入股土地面积7.51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4606个,参加农户工商登记数54万户,带动农户58万户,分别占总户数的54%和58%。目前,全市已创建省、市“四有”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76个,其中省级26个。省农委和国家农业部相继转发了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验做法。我市结合农业招商引资等,通过引进农业项目带动农村土地流转,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集体土地使用权制约问题。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累计75.78万亩,流转总规模居全省前三位。盱眙县通过引进南京金陵饭店集团兴建天泉湖生态农业示范区,不仅提高土地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还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解决了城乡建设过程中的土地问题。该县天泉湖生态农业示范区进行“三置换”试点,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原有房屋及附着物、树木青苗补偿等与“示范区”提供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天泉小镇)房屋、工作岗位、养老和医疗保险进行置换(简称“三置换”),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提升了农民的生产水平,保障了农民的就业、生活。

  (四) 立足于“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大城乡统筹的财政、金融支撑力度。坚持把“三农”作为财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低保、新农合等农村各项事业、社会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2009年,市财政安排(含市本级和向上争取)用于农村就业、义务教育、低保的经费达3.08亿元;市本级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同比增长53.4%,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平均增幅35.5个百分点;在省直管县财政管理_实施后,按照“省进市不退”的要求,继续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市本级每年分别安排资金1000万元推进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安排资金1000万元加快乡镇企业和产业集聚,安排资金1000万元支持经济薄弱村标准厂房建设和增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涉农信贷投入、金融支农业务创新、农村 ……(未完,全文共12194字,当前仅显示290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2010年某市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