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2012年工作总结
(二)加强科研创新,着力项目实施,科研成果取得重要进展
(三)继续开展“双百”行动,落实“十项措施”,有效服务“三农”
二、2013年工作思路
……
生态所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思路
2012年生态所在院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院工作会议布署,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围绕“三个层面”着力“九个提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拓展生态科研与应用领域,抓好“双百”行动项目实施,提升科技人员服务三农能力,一年来在科技创新、“双百行动”、服务三农、知识产权、党组织“凝聚力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生态所获得“第十一届年度福建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称号,为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强生态领域研究拓展奠定了基础,现将2012年工作
总结和2013年
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12年
工作总结(一)抓好项目申报,重点支持国家级项目和平台申报,全所广泛
动员,多渠道申报各类项目73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5项,国家支撑、科技部、农业部项目23项,省级项目15项,申报院创新团队、双百等项目23项,项目到位数和项目质量均有较大提高,2012年新立项目38项,合同经费1717.8万元,到位经费944.5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计划经费538万元,到位经费283万元),国家级项目立项有:
1."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子课题“农—菌复合体系物能循环特征及调控技术研究”总经费100万元,到位经费34万元;
2.国家支撑子课题“规模化养牛场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8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036-3)通过专家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利用暖季型狼尾草和冷季型黑麦草茬口合理安排,实现牧草治污和周年供青方面具有创新性,居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国家“863”项目“受控密闭舱内闭合循环技术研究” 通过专家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首次把红萍作为CELSS系统内重要的生物部件,并研制出一系列在空间应用的地面模拟装置,具有明显的创新性,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8月28日省农业跨越计划项目“决明牧草栽培珍稀食用菌技术示范与推广”通过专家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在决明属牧草栽培珍稀食用菌技术、物质转化机制研究等方面具有创新性,整体水平达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10月17日所生态工程研究中心与北京天辰空间生物医药研发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制的“地面模拟微重力装置技术要求和研制方案”评审会通过有关专家评审。
2.知识产权
(1) 9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土壤溶液分层连续采集装置”,专利号:ZL201010212334.7;
“自动反清洗生物过滤池”,专利号:ZL201010213190.7;
“红萍品种保存方法” ,专利号:ZL 201010583023.1;
“尿液净化处理装置”,专利号:ZL201010290220.4;
“瓜蒌切片机”,专利号:ZL201010234285.7;
“佛手切片机”,专利号:ZL201010234526.8;
“利用喂草母猪粪渣调制肉牛全价饲料的方法”,专利号:ZL201010580871.7;
“零排放受控生态温室”,专利号:ZL201010289801.6;
“一种利用菌渣提高脐橙糖酸比的施肥方法”,专利号:Zl201010572474.5;
(2)申报4项国家发明专利
“一种南方山地幼龄茶园“茶-草-菌”复合生态栽培方法”;
“一种蛋鸡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一种草浆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提高杂交狼尾草还原糖含量的施肥方法”;
(3)2个通过国家草品种审定,1个省级品种认定
生态所的“闽育2号”圆叶决明、“闽南饲用”(印度)豇豆通过2012年度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闽草1号”狼尾草(闽认草2012001)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4)2个规程通过评审,申报3项福建省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 “茶园水土保持技术规范(送审稿)” 通过专家评审;“杂交狼尾草栽培技术规程”5月4日通过专家评审;完成两个福建省地方标准的申报:“茶枝代料栽培灵芝技术规程”和“绿色药材建佛手栽培技术规程”;《幼龄茶园套种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列入2012年第二批福建省地方标准拟制修订计划项目。
3.
论文投稿
共发表论文24篇,其中国家级学报11篇;出版专著《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理念与案例》1部,报纸院刊院网等报道41篇, 投稿论文22篇。
4.保证科研设施投入,优化科研条件
在高新大楼投入近10万元改建一个可控人工气候室,具备环境因子自动监测,调控功能,已在实验室开展相关科研项目研究;在位于建阳市的长富集团第27牧场,开展草地消纳养牛场污水长期定位站建设工作,已完成小区分区工作;与尤溪县水土保持办等单位签订尤溪玉池水土保持科教基地合作协议,并编制玉池径流场扩建与修缮的经费预算。
5.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梯队建设
选派王义祥前往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开展为期6个月的有关碳汇方面的访问研究。4人获得副研究员资格;3人参加福建农大博(硕)士生学习;1人获得福建农林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2人参加全国畜牧总站在北京举办的“2012年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培训班”,并取得毕业证书。1人参加南京“生物质炭生产、检验及应用国际培训班”。科研人员进修培训为生态所拓展了研究领域。
6.积级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共有6人赴国外学术交流,53人次参加全国学术交流会40场。129人次参加院举办的各种学术交流会8场,在罗源举办生态所发展战略研讨会。
邀请了以色列MIGAL Galilee 技术中心的Uri Marchaim教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陈成榕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学的Mitsuru OSAKI教授、台湾中州大学的张俊斌教授等来我所交流。派出2人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交流,1人前往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开展为期6个月的访问研究;1人赴美国洛杉矶参加2012 中美生态农业与生物质能源产业国际研讨会,与美国专家交流污染零排放受控生态温室研究进展情况;3人访问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院、经济学院,国立北海道农业研究中心等单位,开展学 ……(未完,全文共9069字,当前仅显示2477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省农科院生态所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3年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