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的方针
3、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将事故的直接原因确定为()
4、电气设备着火和可燃气体火灾,应使用()灭火
5、安全带使用()后应检查一次
6、电焊机一次线的长度不能大于()
7、下列哪些物品不属于劳动保护用品()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所占的体积佰分比不得低于()
7、水棚组的用水量按巷道断面积计算,主要隔爆棚不得少于()
8、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所占的体积佰分比不得低于()
1、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4、使用已经有裂纹或损伤的轮胎行驶,容易引起()
5、驾驶车辆驶入铁路道口前减速降挡,进入道口后()
6、行车中遇儿童时,应当()
7、中标志的含义是()
8、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9、动车向左转弯、向左变更车道、超车前、驶离停车地点及掉头时,()
3、设置或者撤销渡口,应当经渡口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审批
6、国内水路运输经营按照经营船舶的种类分为()和客船运输
……
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应知应会”知识竞赛试题
公共类试题(职业病防治法 安全生产法)
(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要求,用签字笔填涂答题卡中相应的信息点。本类题共80分,每小题1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安全生产法》中所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是指( )。
A.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 B.国家领土范围
C.不包括水域及其下层 D.不包括上空
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 )的方针。
A.劳动保护 B.安全管理
C.职业安全健康 D.安全生产管理
3.《安全生产法》第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此款中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属于( )标准。
A.一般 B.强制性 C.通用 D.推荐性
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 )。
A.全面负责 B.负责监督检查 C.负责日常检查 D.负责指挥作业
5.( )职责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应负的职责。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人的有效实施
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D.组成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组
6.《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危险性较大的行业进行了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 )。”
A.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视其从业人员的规模来确定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D.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7.《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定,除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外,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 )。
A.配备专职和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视其单位性质来确定是否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C.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8. ( )应持证上岗。
A.特种作业人员 B.新人厂人员 C.复岗人员 D.转岗员工
9.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D.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10.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 )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A.安全设施设计 B.施工设计 C.设计图 D.范围
1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83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
A.在8小时内 B.在4小时内
C.在1小时内 D.立即
27.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实施监督管理,除了主动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外,建立( )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
A.防范措施 B.监督制度 C.控告制度 D.举报制度
28.( )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侵犯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工会
C.劳工组织 D.工人代表
29.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权利不包括( )。
A.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B.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停止作业
C.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D.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后享受工伤社会保险
30.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 )制度。
A.改进 B.淘汰 C.保留 D.限范围使用
31.《安全生产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发现其所在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时,应当向( )报告
A.当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 B.监察部门
C.当地人民政府的上级机构 D.生产经营单位主管部门
32.生产安全事故的( )是保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实施的组织保障。
A.应急救援体系 B.应急救援信息系统
C.应急救援组织 D.应急救援制度
33.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 )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A.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B.安全管理人员
C.管理人员 D.员工
34.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
A.本单位负责人 B.当地政府安全部门
C.所在行业安全负责人 D.当地消防部门
35.接到事故报告后,某市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应当立即( )。
A.派员赶赴现场,监督应急计划的执行
B.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上报事故情况
C.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事故情况和原因
D.为事故调查做有关准备工作
36.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的具体办法由( )制定。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应急救援组织
37.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现行的国务院机构设置,指的是
A.国j-a全局 B.国j-a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C.国务院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 D.国j-a全监督管理局
38.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而上岗作业,依《安全生产法》规定,应由行政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应( )。
A.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B.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C.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D.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可以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39.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未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尚未构成刑事处罚的,应对( )。
A.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B.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
C.生产经营单位处以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D.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处以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40.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责任人逃匿的,由( )依法强制执行。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地方政府
41.如果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经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即任职,则以下处罚中不符合《安全生产法》规定的是( )。
A.责令限期改正 B.逾期未改,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C.逾期未改,责令停产停业,吊销执照 D.可并处罚款
42.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履行警示告知义务。
A.报警器 B.安全警示标志 C.指示灯 D.安全围栏
43.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保护用品( ),是保证从业人员的安全所必需的。
A.必须齐全 B.具有防辐射功能
C.必须符合行业标准 D.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44.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 )、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A.保养 B.运转 C.评估 D.维护
45.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由( )
A.承租单位承担 B.双方承担连带责任
C.出租单位承担 D.双方承担共同责任
46.当前在采矿业、建筑业中,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强迫劳动者与其订立“生死合同”,此合同( )。
A.有效 B.可变更 C.无效 D.可撤销
47.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生死合同”,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处( )的罚款。
A.2万元以下 B.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下 D.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48、密闭场所作业(氧气浓度为18%,有毒气体超标,空气不流通)时,应选用的个体防护用品为( )
A.防毒口罩 B.有相应滤毒的防毒口罩
C.供应空气的呼吸保护器 D.防尘口罩
49、采取( )等措施,可防止粉尘危害。
A.密闭,湿式作业 B.通风,隔热 C.消声,吸声
50、噪声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是( )。
A.心跳加快 B.血管痉挛 C.头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
5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 )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_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企业、事业单位 B.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C.企业、政府单位 D.企业、政府单位和事业单位
52、今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从4月25日至5月1日,宣传主题是“( )”。
A.职业安全无小事 B.防治职业病,爱护劳动者
C.要职业,更要健康 D.工作•健康•和谐
53、( )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用人单位 B.劳动部门 C.卫生部门 D.工会
54、《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的用人单位以外的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其职业病防治活动可以参照《职业病防治法》执行。( )用工单位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
A.劳务派遣 B.临时工 C.合同工 D.正式工
55、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 ),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A.
规章制度 B.责任制 C.机构 D.组织
56、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 )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技术 B.技能 C.安全 D.职业卫生
57、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 )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 )待遇。正确的答案是( )
A.社会工伤保险 B.工伤社会保险 C.劳动工伤保险 D.工伤劳动保险
58、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A.申请 B.备案 C.申报 D.审查
59、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_的( )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_因素。
A.化学、物理、生物 B.化学、物理、生理
C.生理、物理、生物 D.化学、物理、生化
60、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当诊断为( )。
A.流行病 B.传染病 C.职业病 D.遗传病
61、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 )。
A.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 B.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C.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 D.职业安全预评价报告
62、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 )。
A.劳动防护设施验收评价 B.安全卫生设施验收评价
C.职业卫生设施验收评价 D.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63、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 )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A.安全设施 B.卫生设施 C.劳保设施 D.防护设施
64、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 )。
A.同时检验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C.同时验收 D.同时使用
6 ……(未完,全文共28582字,当前仅显示514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应知应会”知识竞赛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