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
《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基本法律。√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
3.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对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4.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自治条例可以变通民族区域自治法。*
7.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案实斜砭鲋啤? *
8.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当在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
9.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能通过。*
10.法律经立法机关通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11.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基本法律。 √
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 *
13.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对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
14.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
1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16.自治条例可以变通民族区域自治法。 *
17.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案实行表决制。 *
18.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当在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 √
19.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能通过。 *
20.法律经立法机关通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
21.立法法的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22.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
23.全国人大立法应当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 ,地方法规制定可以从部门利益出发的部门。*
24.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立法法》。√
25.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的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
26.立法程序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27.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它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2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会议审议。 *
29.不同的提案主体,提出法律案的程序相同。*
30.主席团向大会提出的法律案直接交由大会会议审议。√
31.一个代表团或者二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
32.为了充分了解和掌握法律案的有关情况,听取提案人的意见和说明,专门委员会审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法律案时,可以邀请提案人参加专门委员会会议。√
33.代表团的审议形式分为代表团会议审议和代表团小组会议审议。√
34.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
35.法律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席团提出,由大会全体会议决定,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作出决定,并将决定情况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报告。√
36.法律草案修改稿经各代表团审议,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决稿,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人数的三分之二通过。*
37.地方性法规需要有地方特色,需要因地制宜地对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作出具体规定。√
38.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大会全体会议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后,由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
39.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意见,统一审议法律案。√
40.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必要时,主席团主席可以召开各代表团团长会议,就法律案中的重大问题听取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情况和意见向主席团报告。 *
41.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在交付表决时,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应当说明理由,经主席团同意,并向大会报告,对该法律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
4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_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
43.常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307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议审议法律案时,提案人应当派人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
98.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法律案时,可以邀请其他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
99.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除特殊情况外,应当在会议举行的十日前将法律草案发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
10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行政、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准备阶段的是( B )
A.审议法律草案 B.形成立法动议
C.提出和审议法律议案 D.清理规范性法律文件
2. 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立法法》,自(C)起施行。
A.1999年7月1日
B.2000年10月1日
C.2000年7月1日
D.2001年1月1日
3.《立法法》的立法依据是(A)。
A.宪法
B.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C.国务院组织法
D.选举法
4.下列国家机关中(D)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
B.最高法院
C.最高检察院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5.下列国家机关中(C)可以制定基本法律。
A.国务院
B.最高法院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常委会
6.下列组织中(C)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A.中央军委
B.全国政协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
7.国务院可以制定(B)。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8.下列法律规范中(A)效力最高。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9.国家
税务总局可以制定(D)。
A.行政法规
B.地方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部门规章
10.法律案可以由(C)名以上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
A.12
B.10
C.30
D.50
11.地方性法规案可以由(A)名以上人大代表联名提出。
A.10
B.22
C.30
D.15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A)
A.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
B.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
C.诉讼和仲裁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3. 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2003年卷一单选第9题)C
A.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C.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D.自治县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
1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 C)前将法律 草案发给代表。
A.七日
B.十五日
C.一个月
D.二个月
15.法律草案表决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请大会 全体会议表决的,由全体代表的( A)通过。
A.过半数
B.2/3多数
C.3/4多数
D.一致
16.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程的法律案, 一般应当在会议举行的( A)前将法律草案发给常 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A.七日
B.十五日
C.一个月
D.二个月
17.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 案,一般应当经( C)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付 表决。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8.专门委员会之间对法律草案和重要问题意见不一致 时,应当向(D )报告。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
19. 根据立法法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20.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D)。
A.法律由_签署公布
B.行政法规由国家总理签署公布
C.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 规由大会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 会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21.法律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 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C )裁决。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
22. 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 的地方性法规,如其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 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D )内予以 批准。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四个月
23.《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于( C)起施行。
A.2000年3月15日
B.2000年6月1日
C.2000年7月1日
D.2000年10月1日
24.李某在某特区打工时被机器轧断手臂,就赔偿问题与企业发生争议起诉至法院。根据该特区依据全国人大授权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李某只能得到20个月工资的赔偿额,而根据该特区所在省的地方性法规,他可以得到25个月的赔偿额。法院应如何处理本案?(B)
A.直接依据省地方性法规审理判决此案 B.直接依据特区地方性法规审理判决此案
C.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裁决后审理判决此案D.提请国务院作出裁决后审理判决此案
25.下列有关法律规范的适用和备案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C)
A.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作出最终裁决
B.不同行政法规的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C.地方政府规章内容不适当的,国务院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D.凡被授权机关制定的法规违背授权目的的,授权和所制定的法规应当一并被撤销
26.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D)
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须由法规规章规定
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
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
27.某地方性法规规定,企业终止与职工的劳动合同的,必须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某企业认为该规定与劳动法相抵触,有权作下列何种处理?(B)
A.向全国人大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B.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
C.向国务院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
D.向省人大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
28.李某在某特区订工时被机器轧断手臂,就赔偿问题与企业发生争议起诉至法院。根据该特区依据全国人大授权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李某只能得到20个月工资的赔偿额而根据该特区所在省的地方性法规,他可以得到25个月的赔偿额。法院应如何处理本案?(B)
A.直接依据省地方性法规审理判决此案
B.直接依据特区地方性法规审理判决此案
c.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裁决后审理判决此案
D.提请国务院作出裁决后审理判决此案
29.一个代表团或者多少名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A )。
A.三十名以上
B.十名以上
C.二十名以上
D.五十名以上
30.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多长时间前将法律草案发给代表。(B )
A.10天
B.一个月
C.五天
D.六个月
31.尚未制定法律的事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下列哪一机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B )
A.法制办
B.国务院
C.司法部门
D.内务司法委员会
32.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后向下列哪一部门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B)
A.人大常委会
B.主席团
C.各代表团
D.国务院法制办
33、法律解释草案表决稿须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 员的(A)通过,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A.过半数
B.三分之一
C.五分之一
D.全体
34.按照《立法法》规定,部门规章的立法主体不仅包括国务院部门(各部、委、央行、审计署),还包括下列哪一机关。(A)
A.国务院直属机构
B.司级以上单位
C.法制办公室
D.局级以上单位
35.下列选项中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是(A)。
A.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B.刑事基本法律
C.民事基本法律
D.有关国家机构的基本法律
36.列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次数为(C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37.下列哪一机关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解释要求。(C)
A.省级以上政府
B.司法部
C.国务院
D.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38.下列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
A.同等效力
B.法律解释高于法律
C.法律解释低于法律
D.两者之间无可比性
39.交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未获得通过的法律案,如果提案人认为必须制定该法律,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重新提出,由下列(C)机关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A.大会主席
B.代表团会议
C.委员长会议
D.委员长
40.行政法规的签署及公布部门为(B)。
A.国务院
B.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法制办
41.《立法法》所称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以及(B)。
A.经地方政府批准较大的市
B.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C.地级市
D.县级以上的市
42.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C )。
A.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应当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
B.地方政府规章公布后,应及时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和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登
C.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
D.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
4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应由(B)机关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A.常务委员会
B.大会主席团
C.地方政府
D.司法部门
44.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下列哪一机关进行裁决。(D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主席团
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5.下列关于改变或者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表述正确的是(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C.国务院无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能直接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46.下列哪一部门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D)
A.人民解放军各总部
B.各军兵种
C.各大军区
D.中央军事委员会
47.下列选项中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大会主席团进行审议
B.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可以随时撤回
C.法律草案修改稿经各代表团审议,由大会主席团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
D.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各代表团进行审议
48、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的施行日期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法律应当明确规定施行日期
B.签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载明该法律的通过和施行日期
C.法律的施行日期应明确年月日
D.法律可以不明确规定施行日期
49.行政法规的组织起草机关为(B )。
A.国务院各部委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
D.国务院法制办
50.地方性法规可以就下列哪一事项作出规定。( B )
A.所有地方性事务
B.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
C.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的地方性事务
D.国务院规定的地方性事务
51.下列关于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原则哪一项是正确的。( A )
A.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B.不得违背地方政府规章的基本原则
C.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
D.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生效
52.下列选项中有关地方政府规章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程序由地方政府制定
B.地方政府规章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决定
C.地方政府规章应当由地方行政首长决定
D.地方政府规章应报全国人大批准
53.地方性法规案、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案的提出、审议和表决程序应由下列哪一级机关规定。( A )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B.上级人民代表大会
C.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4.下列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B)
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C.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经公安部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55.关于行政机关和机构的设立,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A.经国务院批准,省人民政府可以设立行政公署
B.经市公安局批准,县公安局可以设立派出所
C.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可以设立直属机构
D.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县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区公所
56.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C)行使。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7.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B)
A.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 B.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 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制度
58.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法规"批准"生效的情形哪一个是错误的?(C)
A.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 B.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C.省、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D.自治县人大 ……(未完,全文共48028字,当前仅显示863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