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干部/组织讲话/党会报告/学习体会/学习材料/信息/科技/科学发展/政治/政治法律/>>正文

干部学习课件:世界信息技术发展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3/10/26 9:42:47
目录/提纲:……
一、信息技术发展趋向
(一)微电子技术
(二)计算机技术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
(四)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
二、电子技术是信息战力的倍增器
三、中美电子战力比较
……
干部学习课件:世界信息技术发展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辛波
__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
世界信息技术发展对国际政治的影响。_提出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坚持走_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另外,_还提出“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下面就个人的理解,对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信息技术发展趋向
第一个大问题,信息技术发展趋向。信息技术是高科技的前导,包括信息的获取、传递与处理。它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并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微电子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光电子、光导纤维等高新技术的重大突破,使信息技术产生革命性发展,逐渐演变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综合性高技术。它以通信、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光电等技术为基础,是生产、存储、转换和加工图像、文字、_及数字信息所有技术的总称。它涵盖光纤通信、激光通信、卫星通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工艺、传感器技术、遥感、遥测、遥控等各种现代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微电子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二是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三是计算机与通信结合导致现代通信系统的自动化和网络化。四是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05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口受到一定的国外限制,所以说有时候国内尽管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有的公司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平,但由于国内的集成电路大规模生产的技术水平的制约,有很多设计在国内没有办法完成投片量产,广东新岸线的芯片本来是应用到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和安然公司合作,如是国内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相应的生产设备,比如讲当时是要达到40纳米的制程水平,当时国内没有,所以只好与台积电合作。
下面讲一个我国集成电路成长历程的故事,中芯国际的发展促进大陆集成电路产业高速成长。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长期发展缓慢,在本世纪之前,往往是引进一代还没有建成就落后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_2000年6月颁布了鼓励软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18号文件,以扶植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台IC厂商回大陆投资。
在这个时候,曾经在因特尔工作几十年,建厂多座的张汝京在台湾因为和竞争对手——台积电有一定的冲突,张汝京从海外带回11亿美元的投资办厂基金,创办了中芯国际。在创办进程中,曾经一度因台湾当局的阻挠,产生2.6亿美元的资金缺口。结果,美国风险投资公司三个月增加了4亿多美元。随后中芯国际又从海外融资6.3亿美元,股票上市后,又获得18亿美元。这种轻松获得国际巨额资金支持的局面,反映了国际金融界看好中国大陆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强烈预期。
另外,从全球化角度看,台湾集成电路产业也会受摩尔定律影响。每18个月一个产业技术周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建厂,设备更新,批量生产,营销回收几十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台湾本身狭小的市场,无法容纳几十条晶圆生产线产量。只有依靠大陆市场方能构成技术、产业的良性循环。而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合作,应当是互利双赢的大好事。
在这种背景下,赴大陆投资高科技产业的先驱者大都获利颇丰、发展很快。如张汝京的中芯国际10年演绎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奇迹,创下芯片代工厂建厂速度最快、集资最多的诸多纪录。2000年张汝京建厂,正值半导体行业景气的高峰,顺利拿到首期建厂资金。当年的10月经济急速反转,因为当时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低迷的经济反而让中芯国际在设备采购上更占便宜。当时,张汝京直接采买了先进的0.13微米制程机器设备,用最实惠的价钱,取得最先进的设备。中芯建厂期间处于景气低迷期,而它的落成后迎来景气高峰。中芯在上海建成3座8-12寸芯片厂,是处于当时国内最高技术水平,买下天津一座8寸芯片厂,还在_建成3座8-12英寸芯片厂。中芯国际在战略布局上领先群雄,通过代建代管的形式取得成都、武汉和深圳的领先位置,在大陆短短十年,建成了十大芯片厂。
_到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援,让中芯国际在大陆的投资如鱼得水。在大陆京津沪获贷款22.65亿美元,是中芯国际能快速建厂,快速扩充产能的关键之一。_亦庄的12寸晶园厂,8英寸的晶圆四厂刚开始投产,12寸晶圆六厂就已经开始装机,引入德州仪器技术可做90纳米铜栅极工艺。中芯天津八吋厂区以0.15-0.13微米为主。上海区三个厂以0.13微米和90纳米为主,目前,中芯90纳米、0.13微米工艺的芯片占营业收入的45%,0.18微米以下的占55%。目前,中芯国际45纳米已经量产,可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生产多媒体产品芯片、图形芯片、数字逻辑芯片以及嵌入式微处理器等。
中芯国际芯片十厂布局,成为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成长最快、最大的半导体厂,在2008年曾是为全球半导体代工第三位。张汝京带领中芯国际顶住西方种种压制。当台湾半导体产业还在向当局力争开放0.18微米工艺在内地生产时,中芯已经进口12寸晶圆厂65纳米工艺设备,开发了45纳米工艺,使中芯国际与国际大厂的技术缩短了差距。发展到年销售额达几十亿美元的企业,成为中国半导体工业的标志。虽然他最后为台积电借专利纠纷暗箭所伤,被迫出售自己在中芯的股份,被迫离职,但大陆不会忘记,他以中兴华夏半导体,芯系全球高科技的胸怀,开创出一条两岸高科技合作,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新路子。
下面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分布的示意图,就是说整个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2000年之前只有上海华越、无锡的6英寸的厂,_一个6英寸的厂和天津8英寸的厂以及华宏8英寸这样的厂,自从中芯国际张汝京开展集成电路快速发展的路径之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现在分布非常合理。
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十多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以国际平均增速3~5倍的速度快速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总额从2000年的186.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814.31亿元,年均增长19.61%;高于同期年均增长8.25%的世界水平。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比重从2002年的4.81%上升到了2011年的14.5%。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从2002年的18条发展到2011年的66条,已建成12英寸生产线6条,8英寸生产线16条。工艺技术水平达到40-45纳米,正向28-32纳米技术迈进。特别是集成电路设计业发展成就最为突出,销售额由2000年的11亿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473.74亿元,增长了42倍。
在范围宽广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各个领域均我国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并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如第二代身份证芯片、3G手机_芯片、数字高清电视芯片等都得到了大量应用;国产CPU在北斗导航卫星、千万亿次计算机、高性能网络服务器和新一代通信设备等领域获得突破性应用。
在支撑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设备和关键材料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如12英寸65纳米步进光刻机、高密度等离子体多晶硅刻蚀机、大角度倾斜大剂量离子 ……(未完,全文共12397字,当前仅显示294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干部学习课件:世界信息技术发展对国际政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