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科技/动员大会/经验交流/会议发言/学习材料/申报材料/机关/>>正文

2016年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交流发言材料(省直部门共11个单位)

发表时间:2016/8/18 8:39:29
目录/提纲:……
一、发挥参谋作用,强化政策研究
二、创新工作方式,狠抓平台建设
三、突出试点示范,加快项目建设
四、加强配套保障,完善“双创”服务
一、主要做法
(一)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二)加强创新载体建设
(三)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四)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二、下步考虑
(一)实施重点创新
(二)注重融合创新
(三)增强协同创新
一、围绕产业链调整学科链,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二、围绕国家急需、本省重点产业领域组建创新平台,强化创新的协同性
三、围绕国家和我省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实施人才强教工程,增强创新的引领性
四、围绕“双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释放高校科技创新活力,提高创新的可持续性
五、围绕企业、产业关键技术难题,积极组织攻关,提高创新的实效性
一、拓宽渠道,引进高端人才来赣创新创业
二、夯实基础,搭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三、深化改革,激发专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注重高位推进
(二)注重改革创新
(三)注重服务创新
(四)注重开放合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力推进开放创新,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
(一)健全开放创新政策
(二)夯实开放创新平台
(三)深化科技等领域开放合作
二、大力探索发展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壮大创新发展新主体
(一)积极探索发展新经济
(二)加快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2016年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交流发言材料(省直部门共11个单位)

坚持创新引领 培育发展新动能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年7月25日)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发改委”)紧扣自身职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发展的“先手棋”,强政策、优环境,着力推进创新平台体系构建,着力推进产业化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新动能,并取得良好成效。
一、发挥参谋作用,强化政策研究
紧扣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注重贯彻国家精神,注重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深入开展政策研究。
一是认真研究引领全省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拟制了以省委省政府名义颁布实施的《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
二是认真研究加快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指导性意见。拟制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服务业发展提速三年行动计划》和《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实施方案和计划。
三是认真研究强保障,优环境的政策措施。牵头拟制了“降成本、优环境”80条和省企业信用行为联合激励与惩戒暂行办法等简化行政审批、降低企业收费、提高要素保障的措施。
二、创新工作方式,狠抓平台建设
始终把平台体系建设作为增强全省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模式,狠抓研发平台和众创平台建设。
一是创新研发平台培育筛选工作机制。与省工信委等部门建立了共同培育、筛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后备力量的工作机制,创建了申报国家平台预评审指导模式。
二是加大研发平台建设资金扶持力度。设立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扶持专项,加大对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的支持。
三是全力打造创新平台体系。一手抓重大平台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建设由国家发改委负责的国家级创新平台29家,省级创新平台74家。一手抓众创平台建设,已争取到国家专项建设基金5.67亿元,支持**国际中医药创新园、**国际生物创业园、**省大学科技双创城等一批“双创”平台建设。
三、突出试点示范,加快项目建设
强化典型引领,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开展试点示范,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创新龙头和骨干。
一是着力开展创新试点示范。重点推进赣江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大学生陶瓷孵化园、新干等县国家农民工返乡创业等试点示范建设。
二是着力建设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654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建成以省级服务平台为_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各类专业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三)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一是启动实施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制定印发《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实施办法》(赣府发〔2016〕12号),完成工程推进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组建,论证并印发了《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启动了2016年重点产业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的申报工作。二是发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资金作用。累计安排扶持资金12.53亿元,分五批支持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153个,有效带动了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提升了产业技术含量,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三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成果转化。举办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投资基金对接推介会,设立总规模10亿元**省工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引导新兴产业发展。
(四)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一是加强企业帮扶力度。省、市、县三级工信系统联动,狠抓企业帮扶,努力破解企业在创新创业中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钢铁、食品、建材、烟花鞭炮等一批产业转型和发展行动计划。二是加大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每年开展认定3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支持其实施“一企一技”项目,转化应用科技成果。优选21家小微企业创业园进行试点,设立相应的创业风险补偿引导基金予以扶持。三是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在钢铁、水泥等14个重点行业企业组织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安排专项资金采取风险补偿、补助等方式支持了一批节能项目建设。
二、下步考虑
(一)实施重点创新。一是重点推进。按照产业、企业、项目、技术、团队“五位一体”,以龙头企业为实施载体,分研发、产业化和骨干项目三个环节,采取一条龙式、组合式推进。每年实施10个左右重大科技研发专项项目,扶持20个左右重点产业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支持5个左右重点产业骨干工程。力争三至五年,新增壮大10个左右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重点产业领域关键_技术取得突破,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形成若干个过千亿元的爆发性重点产业领域。二是产业推进。坚持点、线、面结合推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点”上认定一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工业设计企业;“线”上在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开展个性化订制、柔性化生产试点;“面”上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工业设计产业聚集示范区。三是改造推进。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使用,实施工业锅炉、电机等终端用能设备能效提升计划,扶持发展节能环保技术产品,大力发展废铜、废钢铁等再生金属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产业,积极实施一批清洁生产改造项目。
(二)注重融合创新。抓住“互联网+”机遇,加快促进互联网与工业更广、更深、更快地融合创新,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开辟互联网发展新空间。一是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互联网+”智能制造行动计划,启动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开展“智能工厂”、“机联网”、“厂联网”等试点,提高生产装备数控化率。二是促进大数据发展。推动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省市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探索大数据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建设智能化园区。组织工业园区与航天科工集团、中华通信等央企对接,在工业园区推出一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重点示范工程,在集群企业实施“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改造,推进“机器智能化工程”,着力培育一批示范企业。
(三)增强协同创新。一是打造创新驱动的龙头。开展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试点工作,通过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在重点领域开展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并推动技术成果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二是搭建服务合作平台。整合研发资源,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让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更为高效便捷。加大对接合作力度,推动以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为纽带推动集群外部对接,以龙头企业为_推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内部对接。加强产业和基金对接,线上线下开展形式多样的推介对接活动。三是坚持集约发展模式。以重点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让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制定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发展升级规划,加强_,进行全局性构架,完善体系建设。制定实施产业转型发展集群升级意见,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加快高校科技创新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省委教育工委 **省教育厅
(2016年7月25日)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__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高校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了本土培养长江学者、中科院院士和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四大历史性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据统计,在“十二五”时期**省科学技术奖励授奖项目中,自然科学奖的96.2%、技术发明奖的30.8%、科技进步奖的32.2%为高校获得。“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全省共获得国家科技奖10项(第一完成单位),高校占70%。在刚刚结束评审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大学、**农业大学、**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四个项目入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在_教育系统排第10位,扣除教育部和_部属院校,则在地方高校获奖排名_第一。这表明**高校已成为全省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一、围绕产业链调整学科链,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紧贴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加大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力度,围绕我省产业集群组建了31个**高校学科联盟,新增一批我省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提高了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目前,全省高校本科专业中约有40%的专业是我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同时,启动高校专业综合评估,促进高校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一批不适应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2016年全省120专业(点)停招或停办。
二、围绕国家急需、本省重点产业领域组建创新平台,强化创新的协同性
财政投入8亿元专项资金,在_率先启动省级“2011”计划,以高校为牵头单位,联合科研院所、企业等,组建了56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这些中心围绕我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技术需求,协同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标志性成果。“十二五”期间,全省高校共新增国家级研发平台7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高校牵头和参与建设的国家级研发平台达到11个,占全省总数的78.6%。
三、围绕国家和我省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实施人才强教工程,增强创新的引领性
教育厅积极组织高校,围绕国家、省委省政府实施的一系列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加强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与此同时,还设立“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岗位,面向全球招聘了30名井冈学者特聘教授。“十二五”期间,全省高校新增长江学者6人、国家杰青10人、千人计划8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4名、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23个。通过这些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领,全省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围绕“双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释放高校科技创新活力,提高创新的可持续性
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全面部署,着力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意见》实施以来,全省高校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在校生增长了43.8%,在校生参与创业人数增长了48.5%。在_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我省获得2项金奖(_共34项)。今年,教育厅又与**市政府、**市高新区管委会共建**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科技城,建设成集大学生就业服务、创新创业孵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全方位服务的大学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形成完整的“创意链—技术链—产业链—市场链”知识型产业生态链,构建“政府—大学—产业”协同推动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新模式。与此同时,省教育厅积极贯彻落实《**省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规定》,面向全省高校开展了政策宣讲,激发高校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和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并将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审权下放给高校,支持高校自主开展科学研究。
五、围绕企业、产业关键技术难题,积极组织攻关,提高创新的实效性
我省高校科技人员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坚持从生产一线中寻找技术难题作为科研方向,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如**大学江风益教授打破了日本、美国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垄断,开辟了具有中国自己知识产权LED发光管生产技术路径,为我省建立千亿元光谷产业奠 ……(未完,全文共25820字,当前仅显示4644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2016年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交流发言材料(省直部门共11个单位)》
文章搜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