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近年来我县文化事业发展情况
1、不断加强文化事业领导
2、着力夯实文化事业基础
3、全面实施文化遗产保护
4、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5、努力促进文化市场发展
1、抓建设,促服务
2、强惠民,创品牌
3、健市场,推产业
……
阳新县文化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市委宣传部一行领导在万忙之中莅临阳新开展文化宣传工作专题
调研,这既是对百万老区人民的关心与厚爱,也是对阳新文化事业发展的鞭策和鼓舞。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就我县文化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简要
汇报:
一、近年来我县文化事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文化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努力打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2011年和2014年,我县连续两届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4年,“阳新三宝”(阳新采茶戏、阳新布贴、阳新民歌)荣获省第三届“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奖。
1、不断加强文化事业领导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54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面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目前全县保护较好的各类文化遗迹10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17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馆藏文物2352件,其中一级文物18件、二级57件、三级407件;国家级“非遗”名录2项,省级4项,市级9项。拥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位,省级5位,市级20位。同时,组织编撰出版了《阳新民俗考略》、《阳新采茶戏音乐集成》、《茶花飘香》《、阳新布贴》、《阳新布贴图册》、《富池三月三庙会》等10余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著。县文化馆阳新布贴传习所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4、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始终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从节庆文化和文化服务下基层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大众文化生活。比如,富川大舞台、民间文艺调演、采茶戏展演月、社会文艺团队展演比赛、广场舞比赛、“送戏下乡”、新春文化节、正月十五闹元宵等活动深受群众欢迎。阳新采茶戏作为全省唯一的地方戏曲剧种,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采茶戏剧团培养出国家一级作曲家、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家高,国家一级编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余畅识,国家一级演员、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费丽君等一批戏曲人才。自编自演的歌舞采茶戏《绣出幸福吉祥来》曾参加央视戏曲春晚演出,大型现代历史采茶剧《闯王杀亲》荣获省专业剧团调演演出一等奖,古装采茶戏《三姑出宫》荣获省专业剧团汇演作曲一等奖,《母女会》、《布贴女》等20余个采茶剧目多次参演省“牡丹花”奖、省地方戏艺术节等,《山中一片云》等10多个剧目获各类奖项,6位演员荣获省戏曲“牡丹花”演员奖。2012年创建的“富川大舞台”,坚持开展“月月唱、周周演、天天乐”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年吸引观众20万人次以上,曾获省十大区域特色文化品牌提名,获得了市十大文化品牌称号。
5、努力促进文化市场发展。充分发挥国家“非遗”阳新布贴独特的楚地文化风格和手工补花刺绣技艺,将阳新布贴当作收藏和交流精品文化品牌打造,阳新布贴被省博物馆收藏80余件,先后出展利比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市场布局逐步从县城向镇区延伸,全县各类文化经营单位已达380多家,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9亿余元。同时,大力开展“阳光娱乐”和“出版物市场净化”等工程,持续开展“扫黄打非”,坚决抵制低俗现象。2016年共开展专项检查80余次,检查经营单位2400余次,责令整改60家,立案调查35件。
虽然我县在文化事业发展上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仍然存在文化事业发展投入不足、文艺专业人才短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青黄不接、基层文化站所设施简陋、
农村文化阵地缺失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各位领导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新的视角审视文化工作,以新的思路谋划文化工作 ……(未完,全文共2417字,当前仅显示1537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阳新县文化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