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店党员政治生活馆讲解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第一部分:欢迎辞及总体介绍)
大家好!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曹店村指导工作,我是此次的解说员 ,接下来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曹店政治生活馆,(接下来由我向各位领导
汇报曹店党员政治生活馆的陈展情况) 。
走进问十乡曹店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道路、整洁的村貌和飘扬的党旗,由漯河市第五届政协主席王俊才题写的“红映曹店” 四个大字熠熠生辉,复古风格的党建墙谱写新时代的华章。
自十九大召开以来,曹店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激活
乡村振兴,发挥基层党员的带头作用,高标准打造党建阵地,建设曹店村党员政治生活馆,展馆面积约600平方米,上下两层,共设“四馆五厅”,一楼为曹店村史馆、家风馆、乡贤馆、乡愁馆,二楼为设党史厅、党视厅、党誓厅,党纪厅、党事厅等五个展厅,展馆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党员教育、传承红色文化、传承优秀家风、培育乡村文化为主题,打造党性教育的“实景课堂”和“红色熔炉”。曹店村党员政治生活馆同时挂牌成立的还有漯河市“百优”党性教育基地和新时代乡村振兴讲习所。
现在我们走进的是一楼展厅,为提升新
农村建设的文化内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2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于“曹店学堂”的记载。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村里就有曹店学堂的雏形,改私塾为义学,在缺少经费的情况下,村里想出种种办法,靠寨局补贴、学生缴粮、转包乡庙土地,建立校董负责制度,把学堂办得红红火火,足见乡民对文化的重视。1939年,村寨出资买下一处民宅,作为新校址,并与周边村子彭李村、骆坡村合资建校,建设一座六级八班的全日制小学。并由当时问津乡乡长曹许亭任校长,于1941年秋正式开学,是当时郾城西南很有名气的学校,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曾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
曹店村地理位置优越,在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把解放郾城战役总指挥部设在曹店村,曹店人送军粮、做军鞋、抬担架,曾为人民解放事业做过应有贡献。
建国后,社会安定,为了便于生产生活,1951年,曹店村拆掉寨门与寨墙,增修南门桥、北门桥和东北门桥,至今有六道桥梁架在寨濠上,这个百年古寨有濠无墙了。曹店人爱党爱国,,村里办起来农民夜校识字班,还组建了豫剧团、舞狮班、旱船班,农闲时节既活跃村民文化生活,又配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直至今日,“曹店狮子、板桥马、白si小车倒翻把”依然闻名乡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尤其是十八大三中全会以来,曹店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敢闯新路、锐意改革,如今,村内道路宽广,绿树成荫,门店林立,邻里和谐,犹如一部丰厚的人文史书,一幅秀美的美丽乡村画卷。
接下来我们走进的是乡愁馆,_总书记指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如果说村史馆承载着村庄历史的人文记忆,那么乡愁馆寄托着我们对过去生活的情感。走进乡愁馆,馆内这300多件从村民家中收来的老物件,通过实物、文字、图片等方式留住人们的乡愁记忆,呈现了普通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对土地的依恋、奋斗的历程和丰富的情感体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仙桌、太师椅,高高挂起的毛主席像,再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曹店农民家中堂屋的陈设,八仙桌上的收音机里仿佛还在播放着毛主席语录,墙两侧挂着是我村优秀教师曹爱枝的奖状,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建设年代;竹篱笆、茅草屋、泥巴墙,老旧的铁皮油灯、屋子散落着竹篓、藤筐、活簸箕,滞滞扭扭的老纺车,摇摇晃晃的老织布机,破旧斑驳的犁耙木耧,即使是在那物资匮乏的时代,充满智慧的曹店人依然用勤劳的双手打拼出丰衣足食的生活;陈旧的胶片电影放映机或许再也呈现不了清晰的电影画面,可是留在脑海里是江姐、红色娘子军、杨子荣等等那些熟悉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光荣
事迹。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钟表,七十年代的“三转一响”,还有墙上的这些老照片,从手推车、马拉车、三轮摩托、到拖拉机、小汽车,记载不仅仅那些温情记忆,更是越来越富裕的农村生活。大家看,这个铜铃,就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曹店学堂里的旧物,在当时一声铃响代表着预备,两声铃响代表着上课,连续的短促铃声代表着下课,这老铜铃历久弥新,直到今日依然能发出清楚震耳的铃声,提醒着一代代曹店人崇文尚德、奋发图强。旧的生产、生活方式一去不复返,而它们的痕迹因当时的温情与感动而留在记忆里。
接下来我们走进的是家风馆,党的十八大以来,_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家风馆左侧依次展示的是各姓氏家族的家训节选,及家风歌。东侧墙面以警句的形式说明了树家风对促党风的重要性,并以漫画的形式展现了好家风的丰富内涵。右侧墙面依次展示了曹店村的村规民约,以及老家风,中国家风故事及名言警句。家风馆内还收集展出了姓氏起源、名人家训、家风故事等书籍。曹店村建设家风家训馆,旨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优良家风家训、展现当代家庭文明风采,凝聚和传递家庭美德正能量,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接下来,我们走进生活馆的第四个部分乡贤馆,曹店村注重家风建设,重视子女教育,曹店人才辈出,各得其成,村因贤而名贤助村而胜。曹店村建立乡贤馆,表彰乡贤事迹、树立村民榜样。走进乡贤馆,映入眼帘的是_提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展厅从左到右依次展示了曹店新乡贤、曹店大学生榜、曹店村取得的荣誉。曹店人民勤奋好学,爱国爱家,不忘乡里,敢于争先。曹店出人才,漯河市第五届政协主席王俊才、漯河市第四届政协副主席曹代颖都出曹店村 ……(未完,全文共6621字,当前仅显示232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曹店党员政治生活馆讲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