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保存桌面 | 浏览足迹 | 会员增值  
到新文秘网首页
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妇联/群众团体/三八妇女节专题/工作体会/学习体会/>>正文

读《那些年,我在妇联》心得体会

本文4积分 word文档下载 发表时间:2019/5/23 10:18:24 收藏此页 换稿提现 

读《那些年,我在妇联》心得体会

《那些年,我在妇联》是全国妇联纪念建会70周年设置的“不忘初心再出发 巾帼建功新时代”专题“妇联记忆”版块中一个系列,推出了6位妇联老干部(其中2人已故)的自述文章,回忆那些年她们在妇联工作的光辉岁月、难忘时光,启发新时代妇联人接续历史,传承使命,在千帆竞发的新时代,以奔跑的姿态走向未来。
读了她们的文章,我深切的感受她们身上“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公仆情怀,“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31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活清贫,可是她们的劲头很足,白天认真工作,晚上一起学习,感受的是无比的光荣自豪、无限的快乐温暖。对比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谈不上多么富足,但工作生活条件已比当年好了很多,工资也翻了多少倍,但每天仍然不能满足,鼓不起劲头工作、提不起精神学习,少了少年气,多了迟暮心,实在非常惭愧。我们要学习老一辈妇联人身上甘守清贫、事业为上的精神,学习她们忘我工作、进取奋斗的劲头,不断校正自己的价值取向,让自己始终保持自己的初心和本真。
二是调研。在张家芬老人的记忆中,康克清大姐带着工作人员到工厂托儿所、到一线亲自搞调研是工作常态。特别让人感动的是,全国妇联到吉林农村调研时,和当地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住南北炕,男女同志中仅隔着一个帘子,并且一呆至少一个月。这才是真正沉下去搞调研,也只有这样的调研才能写出《为谁办、谁来办》的优秀文章。这种调研方式,不仅体现了老一辈妇联人务实的作风,更体现了她们与群众的深厚感情。与她们相比,我们不时看到的纸上调研、电话调研,还有一些来去匆匆、蜻蜓点水的调研,显得就不深入、不认真,甚至有些可笑。我们要学习老一辈妇联人深入实际、吃苦耐劳的作风,带着感情、带着问题深入一线调研,切实帮助妇女儿童解决最实际的困难,哪怕仅仅是为女工准备热水这样的小事情。
三是出访。关敏谦老人从建会之初,一直从事外交联谊工作。在上世纪50、60年代随团出访苏联时,她发现很多外国朋友频繁地向中国女同志的脚下张望,这种情况多次发生,促使她要解开这个谜团。有次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大剧院门口,她拉住一位中年妇女询问原因,原来外国朋友听说中国妇女都是小脚,所以要亲自了 ……(未完,全文共1405字,当前仅显示89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读《那些年,我在妇联》心得体会》
新文秘网温馨提示:
  上面为新文秘网原创文章,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加入正式会员方法:点此在线智能充值(自动瞬间开通) 或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如果已加入正式会员,请点此到本站首页填用户名和密码重新登陆,或者这里刷新此页试试
  如果您刚支付成功而忘记登陆账号,可这里用订单号找回。欢迎推荐本站给您的好友

   会员客服微信号:wm114cn
文章搜索

搜索方式:      
相关文章
    体裁专栏
    行业专栏
    节日专栏
    时政专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投稿提现赚钱 | 写作指导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付款方法 | 免费加入会员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