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_谈_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共7篇)
抓“关键词”读懂著作
读《_谈_理政》第三卷渐渐发现抓住其中的“关键词”不但容易把握著作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还深刻体会到总书记的_方略、为民情怀,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
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念信念如磐、砥砺初心。《_谈_理政》第三卷中“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在风雨如晦,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他们不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用生命守护家园、用生命挽救生命,屠刀吓不倒他们铮铮铁骨,诱惑改变不了他们的初心使命。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我党的初心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共产党员要把初心使命作为根本
政治规矩来遵守,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感召勇立潮头、争做先锋。这部重要著作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49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要像羊吃青草一样,先细细品,后慢慢嚼,再咽下肚。要彻底理解本意、掌握要义才行。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虽然能够全文通读,但在读的过程中并未结合实际深入思考,细细精研,导致不能汲取到文中的精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_谈_理政》第三卷这样的“理论结晶”,党员干部要反复读、仔细品,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常读常新的态度、百读不厌的劲头,读懂读透、琢磨清楚,真正在学习中求得真知、在学习中坚定信念、在学习中践行忠诚。
杜绝不求甚解,勤思而笃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理论学习的基础在学、关键在思,没有思考的学习是枯燥的、机械的、刻板的。思考在理论学习联系工作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党员干部要在精读和深学《_谈_理政》第三卷中加强思考,在思考中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时刻审视自己、要求自己、检查自己,自觉对标对表、及时矫正偏差。要在思考中提质,不断培养自己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用新理念增强新本领、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要在思考中笃信,时刻砥砺初心使命,时刻牢记谆谆教诲,时刻保持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杜绝纸上谈兵,善用而促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思用贯通,落脚点在于用;知信行统一,落脚点在于行。“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如果不能把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达不到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_谈_理政》第三卷,党员干部要坚持学习与运用相结合,在学习中增强运用能力,在运用中提高学习水平。要勇于探索实践,善于
总结规律,敢于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探索新的实践领域中,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要保持清正廉洁,以“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为训,慎独慎初慎微、慎言慎行慎终,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学习《_谈_理政》第三卷,唯有学而知之,方能不断健骨强魂,坚定理想信念;唯有思而信之,方能克服本领恐慌,成为行家里手;唯有用而行之,方能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担起时代重任。
读懂《_谈_理政》的“四种精神”
随着《_谈_理政》第三卷的出版发行,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广大党员干部以及人民群众中掀起了一股理论学习的热潮。
在第三卷第四个专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篇中,_总书记着重提到了中国人民的“四种精神”,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这“四种精神”为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奋斗、斗争、逐梦征程中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当下,我们要始终秉持这“四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复兴路上,要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创造精神。《周易》中提到的“变则通,通则久”的这种“求变”的创造精神,在历史长河中体现在群星璀璨的诸子百家,体现在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体现在风雅颂、诗词曲。在近代的征程中,这种精神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从_开创“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路线,到_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_方针,再到如今的“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人民无时无刻不在锐意进取,力求创新。_总书记说过,“我们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争当改革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勇于革故,善于创新,以“舍我其谁,敢为人先”的魄力,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勇气,创造更加璀璨的明天。
复兴路上,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奋斗精神。_总书记说过,“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奋斗是中华文明兴盛之源。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两江流域、在黄土高坡、在青藏高原之上开垦田地、治江治河,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推动中华文明绵延而旺盛。奋斗是立党立国之基。中国的近代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和抗争史,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华儿女就在血和泪的屈辱中抗争,在炮与火的背景下奋斗, 从而建立了属于人民的新中国。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者,我们要继承先 ……(未完,全文共8731字,当前仅显示238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读《_谈_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共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