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授村乡情恳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教授代表、企业家代表,乡亲们:
大家晚上好!在这夏末秋初、万物繁茂的美好时节,我们共同欢聚在**镇**村胡氏宗祠,隆重举办2023年**镇**教授村乡情恳谈会,与各位教授、乡贤共叙乡音乡情、共话家乡发展、助力
乡村振兴,进一步弘扬***教授村“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风、学风。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和35万家乡人民,欢迎大家回家,并通过你们向长期关心支持家乡发展的各界乡贤,致以诚挚的问候!
刚才,各位教授结合求学经历、家乡变化等谈了自己的感受,也和企业家代表、村民代表作了深入的交流。你们的
发言中,饱含着心系桑梓、情怀故里的赤子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45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点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随着**区、**镇发展得越来越好,悠久的历史传承、厚重的文化积淀让**村的也逐步成为闻名周边的“明星村”。这里“白墙黛瓦,封火山墙”,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宗祠”文化在这里扎根传承,胡氏宗祠于201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百年兴学、尊师重教,“一门六子五教授”“一门三子三教授”成为美谈,“教授村”为世人称颂,据统计,1909年以来,由胡氏宗祠走出去的学生,取得副教授等以上高级职称有67人,其中任国内外名牌大学教授者19人,从事高尖端科技工作者36人,授博士学位者6人;这里还是一片红色热土,白沙圩农民暴动树立起**省农民武装暴动第一面旗帜,陈家坤烈士化为永恒的丰碑,点燃革命星火、照亮前路。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是每个中国人的情结。各位教授、各位乡贤,你们既是村民心里的“自家人”,又是区委区政府眼中的“能人”。借此机会,我想向大家表达三句话:
第一句话:世界再大,这里永远是家。乡愁是记忆的留驻、情感的汇聚、血脉的相牵。大家纵然远离家乡千万里、跑遍千山万水,但家乡永远是养育我们的桑梓故里,也是我们拼搏逐梦的坚实后盾,无论各位走到哪儿,家乡一定是你们永远的牵挂。期盼大家常回来走走,看一看家乡的美景,叙一叙浓浓的乡情,忆一忆似水的年华,让感情的根代代延续、永不断线。
第二句话:饮水思源,始终情系家乡。树高千尺,根脉相连。各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亲友团”,我们希望**的每一点变化都有你们注视的目光,每一次进步都有你们坚定的支持,每一项荣耀都有你们默默的点赞。希望大家多多宣传**的发展优势、发展机遇和发展前景,帮助我们扩大**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也希望通过你们,共同激发广大在外乡贤的故乡情结,让更多在外奔波的“老乡”与“家乡”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第三句话:发展任重,我们携手前行。建设家乡、发展家乡、富裕家乡既是区委、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常年在外打拼乡贤的共同期望。擘画“**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示范”的美好蓝图,既要我们这群人日夜奉公、苦干实干,更需要各位乡贤的无私帮助、鼎力支持。特别是当前**镇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关于实施“五大行动”推动**镇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和《关于推动**镇经济社 ……(未完,全文共2019字,当前仅显示1284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在教授村乡情恳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