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道德/生活会/学校/改革开放/>>正文

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放性

发表时间:2006/5/12 19:36:26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开放”一词是与“封闭”相对应的。传统教学开放程度不够,它偏重于从教材出发,制订出一整套程序化的教学计划,每一节课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预先设想的教学内容,地点一般为教室,教学活动多以讲授为主,教学评价注重结果,并量化为分数。这种教学,机械化、程式化,缺乏灵活性与_度,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缺乏情感体验,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新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绝不是这样的课,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学时间还是教学地点,教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49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生共同发现或提出;可以是儿童在教师引导下产生和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到学生的响应。
  二、教学活动形式的开放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课程目标主要通过老师指导下的各项活动来实现。可以说,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本课程经常采用的教学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充满儿童情趣,愉悦儿童身心,放飞儿童情思,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全身心地感受,在自然和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认识。
  同时,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可以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三、教学活动时间、场所、人员的开放性
  《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活动时间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活动主题,与学生实际可安排一课时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更长的一段时间。这样,就给老师捕捉课题,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留有时空。同时,一项主题活动的开展,可以有课前准备阶段,也可以有课后延伸活动,这是不受时间限制的。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的。“自然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生活即课程”。本课程内含了一种校外课程的理念。因此,我们应该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框,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观察,到工厂、农村去参观访问,到社会上去调查了解。总之,只要是教学活动的需要,哪里都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课程。这一课堂具有广阔的空间,是开放的课堂,流动的课堂。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人员安排也具有灵活性与开放性。打破了老师包教的模式,可以由学生自主探究,可以由家长支持参与,可以由社会各界的帮助,形成了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交往互动的热闹的课堂。
  四、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评价功能上发生着根本性转变。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励儿童成长与进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因此,它关注每位学生的活动过程,重视儿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重过程胜于重结论。或许,在某项活动中,儿童花费了许多精力,到最后却并没有什么结果,但在活动过程中,他却学到了许多相关知识,增长了才干,锻炼了意志,有了深刻的体验,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的回报,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
  随着评价功能的转变,评价的方法也随之改变。本课程的评价可以采用灵 ……(未完,全文共2178字,当前仅显示138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