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交流汇报材料
全面推进五进活动
开创水保宣传教育工作新局面
市水务局
2008年以来,我市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水保[2008]119号文)精神,在水保司的具体指导下,以《保护生命之水,建设绿色北京》为主题,以建院附中、海淀区实验小学等十所中小学校为试点,在全市开展水土保持“进课堂、进校园、进社区、进园区、进流域”五进活动。基本实现了水土资源保护与水土保持知识链接家庭、链接社区、链接社会;千名学生牵动千个家庭,一所学校辐射百所学校,千百个社区影响千万居民的目标。成效显著,现
汇报如下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466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2、内容 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生态清洁小流域,发放水源保护垃圾袋,发放保水护土倡议书;学生现场写生绘画等。
(五)进社区
1、目标 使社区居民了解山区是城市重要的水源地、是生态保护的屏障,保护水土资源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
2、内容 利用周末及节假日,组织学生在居民社区发放水土保持法规材料、水源保护垃圾袋、张贴水源保护小贴士、免费检测水质、宣传水土保持知识。
二、取得成效
1、生态清洁小流域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刘淇书记2008年在
调研门头沟区王平生态清洁小流域时指出:水务部门探索出了一条融生态修复、观光旅游、技术展示为一体的河道湿地生态修复体系;王浩院士2009年在考察后认为:这次考察印象十分深刻,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理念后,北京市水务局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建立了从山顶到山脚、从河道到水库、从水源到再生水的水源生态保护体系,走在了全国前列,这是全国未来十年推广的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孟伟、陆佑楣等相关专家2010年来我市考察郊区水务工作,感叹地说:看到北京郊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觉得中国
农村有希望了。
每年在《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等媒体上刊登或报道50篇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情况。
2、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功能迈出了新步伐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已逐渐被打造成水土保持技术示范基地、干部群众培训基地、中小学生教育基地、生态休闲体验基地、科研人才研究基地。
上辛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成为国内第一个区域性水土保持边坡防护措施集中观测和展示的平台;龙凤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成为全市第一个集声光电多媒体教室、户外展示、模拟实验等于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普平台;石匣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成为全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国际项目合作的平台。
3、社会参与水土保持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每年有300人次的中小学生走进流域与科技园区,学习、了解水土保持科普知识。三年来,共有2万农民全过程参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有84万人次的农民直接受益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共接待国内国际水利水保专家1200人次来京考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管理工作。
4、全市水土保持宣传教育管理水平明显得到加强
领导高度重视,形式不断创新,措施更加有效,固定经费投入,深化_机制,有力保障了宣传教育工作的持久深入开展。
三、2011年工作安排
重点开展四项 ……(未完,全文共2058字,当前仅显示130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交流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