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网>>毕业相关/毕业论文/文教论文/学校/大学生/调研报告/>>正文

毕业论文:南京高校大学生“考证热”的冷思考

发表时间:2013/7/5 20:39:39
目录/提纲:……
一、引言2
(一)问题的提出2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延伸2
(三)研究方法3
(一)文献综述3
(二)相关理论5
(一)调查实施6
(二)大学生“考证”基本现状分析7
(三)在宁大学生考证原因分析与解释12
四、引导大学生合理考证的对策14
(一)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考证的机制14
(二)加强对大学生考证的引导15
(三)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的用人观15
(四)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15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延伸
(三)研究方法
二、考证现象的研究基础
(一)文献综述
(二)相关理论
三、对南京地区大学生考证与就业情况的研究分析
(一)调查实施
(二)大学生“考证”基本现状分析
(三)在宁大学生考证原因分析与解释
(四)高校大学生考证情况与就业情况关系分析
四、引导大学生合理考证的对策
(一)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考证的机制
(二)加强对大学生考证的引导
(三)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的用人观
(四)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
目录
中文摘要 1
Abstract 1
一、引言 2
(一)问题的提出 2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延伸 2
(三)研究方法 3
二、考证现象的研究基础 3
(一)文献综述 3
(二)相关理论 5
三、对南京地区大学生考证与就业情况的研究分析 6
(一)调查实施 6
(二)大学生“考证”基本现状分析 7
(三)在宁大学生考证原因分析与解释 12
(四)高校大学生考证情况与就业情况关系分析 13
四、引导大学生合理考证的对策 14
(一)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考证的机制 14
(二)加强对大学生考证的引导 15
(三)用人单位树立正确的用人观 15
(四)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8
南京高校大学生“考证热”的冷思考
      ——以仙林几所高校为例
中文摘要: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高校校园里“考证热”不断升温。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南京地区大学生考证的现象,阐述目前大学生热衷的几类证书、考证的合理度和必要性以及各方的态度,对考证的原因以及与就业的相关性加以分析研究,最后从政府、高等院校、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针对大学生“考证热”总结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 ,考证热

Abstract:Facing on the current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certificate fever” in Chinas college campus continues to heat up. In this paper, the use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11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劳动和社保部曾颁布了《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职业目录》,有90多个行业规定必须要有一定的职业资格才能进入。过去,有学历就可以与就业挂钩,而现在和将来的趋势是要想在人力资源市场选拔中脱颖而出,要有学历和相应职业资格的双重保障。
另外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学历证书只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证明,而资格证书则是对一个人能从事某项工作的量化证明,因而更贴近职业本身。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是劳动力市场上的“通行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意识会不断加强,积极主动参加职业培训,以取得人才市场的“通行证”。据统计分析得出,90%的大学生至少应考两种证书,80%的甚至要求考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证书。
2、合理的考证
合理即理性,它要求考生能够理性地参加考证这一过程。首先,考生在考证前要根据自身的客观因素来选择适合自己具体情况的、社会认可度较高的、影响力较大的证书。其次,考生要明确自己考证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充分发挥证书在职场中的优势作用。
(三)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法三种调查方法,在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对个案访谈及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汇编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为了获得大学生考证行为的总体状况特征,采用问卷调查,为了节省人力物力,此次问卷采用网上问卷为主。
访谈法:为了获得大学生考证行为的深层次因素和更具体的调查信息以及学校老师和用人单位对考证的不同看法,随机挑选人群进行结构性访谈。
文献法:通过对书籍、期刊、网络资源中有关考证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查阅,掌握相关研究的理论动态;搜集反映我国当前大学生考证状况以及大学生考证行为的相关资料等等。
二、考证现象的研究基础
(一)文献综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各学者对于大学生“考证热”现象众说纷纭,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有支持大学生考证的,认为考证是有必要的;也有反对大学生考证的,认为这是一种浪费财力物力人力的行为,证书不能代表一个人真正的能力,所以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更有学者认为大学生考证有利有弊,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支持考证说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康忠伟(2007)在《大学生“考证热”分析》中通过对形成“考证热”的原因分析,阐述了目前大学生热衷的几类证书及培训机构、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等方面对大学生“考证热”的态度,并总结了几点针对此现象的解决建议和对策。得出大学校园里的“考证热”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南京农业大学的汤燕娜(2006)的《大学生“考证”现象浅析》中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形式完成对大学生和企业的调查并进行深入剖析,得出大学生考证逐渐趋于理性化并且认为考证也是很有必要的结论,最后还给考证的大学生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张胜利(2011)《大学生“考证热”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思考》中提出目前大学生考证中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他指出如果克服了这些问题,理性对待,那考证既符合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王东(2011)的《大学生考证热—应理性对待》充分肯定了考证的积极作用,不但有利于就业而且还能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但同样指出应理性对待。侯中岩(2011)的《基于筛选理论的视角看大学生“考证热”》 ,认为“考证热”的背后是高等学历贬值和由此造成的高等学历有效信号功能的失效。证书作为大学生求职者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证明,能够成为雇主与求职者之间很好的信号纽带,但大学生要理性对待考证。
2.反对考证说
廖志锦(2008)的《反思大学生的“考证热”》中明确指出当前流行的大学生“考证热”不利于高校学风的建设, 也不利于人才的长远发展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现今的“考证热”存在太多的“虚火”, 高等教育似乎要变成“考证教育”了。考证已成为许多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题, 亦成为一大隐患。张赛斌(2009)的《大学校园“考证热”的社会学分析》分别从高校大学生“考证热”的现状分析、、大学生“考证热”的社会根源分析、大学生“考证”的社会评价分析、“证书热”的社会负功能危害等四方面揭示了考证热背后的弊端,最后提出需要对大学生考证加以正确的引导。陈飔(2006)的《透视大学生考证》一文中也同样批判了认证背后其实只是一种商业博弈,证书的功能不仅被大大强化,甚至被某些商业运作所利用,达到了近乎泛滥的程度。这个结果又引发了用人单位对于证书的信任危机,导致其节约成本的功能萎缩。唐琳、张胜利、周咪(2011)联合编写的《大学生“考证热”中的过度教育问题及其规避对策研究》一文中就考证热中的过度教育展开讨论,分析了过度教育的提出、成因、弊端以及过度教育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四方面,当然也研究了过度教育的规避和对策。王小倩(2008)的《浅析长期升温不降的大学生“考证热”》的文章中从大学生自身、大学教育、用人单位的需求三个角度对当今一直升温的“考证热”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考证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针对这一现象提了两点意见。
3.利弊参半说
湖北农学院胡成功(1997)在《大学生“考证热”的利弊及引导》中从正反两面分析了大学生考证的正面效应和主要弊端,提出了加强考证行为引导的意见。记者葳蔓(2007)在《大学生“考证热”面面观》站在不同人的角度全面地分析了考证的利弊,并对学校、政府、培训机构都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王梦赛(2012)的《当代大学生考证热的社会学分析》一文以考证热为出发点,分析了考证热产生的原因,强调其带来的正负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张小林、钟昊熹(2002)的《大学生考证一族面面观》中提到每一种证书都是对应试者的学识及能力水平的一种证明,但并不能等同于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因此证书只有在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方向有目 ……(未完,全文共13135字,当前仅显示3124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毕业论文:南京高校大学生“考证热”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