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建设富裕XX
(二)坚定不移地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建设生态XX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一体化,建设秀美XX
(四)坚定不移地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和谐XX
(五)坚定不移地维护_,建设平安XX
(六)坚定不移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设幸福XX
……
**镇2014年人代会工作报告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努力开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在**镇二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过去六年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六年,是面临金融危机、持续干旱等困难最大、社会矛盾最多的六年,是原**乡、花山镇撤并成立**镇后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六年,是全镇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六年,是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六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小康社会进程最快的六年。六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镇人民政府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片三城、十年三步走”的总体思路,坚定不移地走“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业富镇、科教兴镇、依法治镇、和谐建镇”的路子,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镇历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六年来,我们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镇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克服特大旱灾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大力加强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5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能力不断增强。面对三年连旱,水库坝塘蓄水严重不足的困难,镇村两级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新建抽水泵站,加强蓄水管理及调度,加大水改旱力度等办法,努力减少旱灾给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使粮食生产保持了稳定,从2006年的2890万公斤增加到2012年的4100万公斤,年均增长6%;蚕桑产业的支柱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建成桑园5.58万亩,产值从2006年的4505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1.08亿元,年均增长15.7%。烤烟、畜牧、蔬菜等特色产业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显著增强,烤烟产值从2006年的1245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1800万元,年均增长6.3%。改扩建规模养殖场61个,扶持发展一大批养殖大户,引导建起了生猪交易市场7个,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路子,畜牧产业产值从2006年1.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亿元,年均增长19.1%。引进外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开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近万亩,在松林、荣兴、施家屯建设蔬菜园区,带动周边种植大户从事蔬菜生产营销,蔬菜产业已逐步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特色产业。积极推广林果新品种,走“名、特、优、稀”之路,林果产业年产值达649万元。规范建设15个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发展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迈出新步伐。
六年来,我们坚持以城乡一体化为重点,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吴家庄、十里铺、芹菜沟“866”工程和松林小康示范村建设任务,均被评定为优良等次。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16个村(社)通行政村公路的硬化,在全县率先实现了通行政村公路硬化率100%的目标;积极整合项目资源,争取村民“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资金686万元,大力实施村内道路建设项目,村村公路硬化率达90%以上,村内道路硬化率达80%以上。投资6000余万元,建成水利工程200余件。投资600余万元新建和改造集镇给排水设施和管网,满足了工业园区和集镇居民20年的用水需求。顺利完成白浪水库引水工程建设任务,有效缓解了沾益县城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同时为**部分村(社)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提供了水源保障。累计投入集镇建设资金2亿元,加强小城镇建设,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投资2700万元分三期对花山中路进行改造,建成全镇示范一条街。2011年被列为“第一批省级工业型特色小集镇”,16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的村庄建设规划全部完成。镇政府公租房、**卫生院、**派出所公租房,兴源社区办公楼,林业办、邮政支局综合楼等一批项目的先后建成,有效改善了办公和住宿条件。制定完善了集镇管理办法,加大集镇管理力度,使花山、方城街道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上了一个新台阶,提升了小集镇的对外形象和整体服务功能。
六年来,我们坚持以平安创建为着力点,社会更加稳定和谐。“五五”普法规划目标圆满完成,“六五”普法顺利实施,公民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强化民主管理,提升村民自治水平,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创建活动,创建面达100%,松林和小后所分获“云南省和谐文化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芹菜沟被授予“全省文明村”。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继续推行并完善“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推进村民自治的科学化、民主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共同思想基础,村(居)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先后创省级文明单位2家,市级文明单位7家,县级文明单位11家,松林获“云南省和谐文化村”称号,镇党政办公室被团县委命名为“青年文明号”。持续巩固“平安乡镇”创建成果,完善立体防范网络,抓好专项整治行动,健全镇、村、组三级治保调解网络,配强治保调解人员,处理好群众的来信来访,排查好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中心村(社)均完成了“三室一庭”规范化建设任务,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扎实做好
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两个主体”和“一岗双责”,深入开展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六年来,我们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民政策,农村转移支付、粮食直补资金、粮种补贴资金、家电下乡补助资金、城镇及农村低保资金足额发放到位,全面落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众的救助保障能力,累计发放优待抚恤和救灾救济款1930.2万元 ……(未完,全文共10038字,当前仅显示238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镇2014年人代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