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旗下走来
——记老红军李万海
见到李万海老人时,他以军人的一贯端正姿势,坐在朴素的家里,正准备每日必须的功课——书法练习。93岁的高龄,身板依旧硬朗,依然是身着戎装。“开始的时候,是红军湘、鄂、川、黔游击队,这是贺龙总指挥下的一支人民军队……”。说起红军,这位参加过百团大战、延安保卫战,历经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参加过大小战斗数百次,先后荣获人民功臣勋章、解放西北、华北纪念章、八一独立解放三级功功勋章、抗战胜利60周年金质纪念章等荣誉勋章,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老人,就打开了话匣子,眼角还闪耀着泪花。
13岁成了“红小鬼”
13岁,有多少人这个年纪还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有的甚至还在父母跟前撒娇耍赖。可是,13岁的李万海,已经加入了红军游击队,成了一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59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军团湘、鄂西游击队接收分配为通讯员。当时,游击队正配合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参加湘西乌龙山剿匪战。面对凶残的敌人和复杂的斗争形势,从未上过战场的李万海却一点儿都不胆怯,机智勇敢地穿梭于丛林峻岭,冒着枪林弹雨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战斗结束后,他被编入红二军团六师十六团当司号员。在部队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司号员手中高高举起的飘动着红稠带的军号;最激人奋进的_,是那“嘀嘀哒哒”,高亢激进、气势磅礴的军号声;最富有冲击力的
场景,是那军号声中千军万马一齐勇敢冲击的场面。但是,红军部队的司号员很难培养,由于生活艰苦,有的夏天能够吹响,冬天就吹不成,李万海刚学吹号的时候就曾经累得吐血、便血。然而他深知,嘹亮的军号声是部队的号令,
军人的行动听它指挥,军号手就是部队的红旗和枪炮。凭着一股韧劲,他勤学苦练,终于熟练地掌握了吹号的技巧。
第一次打遭遇战,给李万海留下了深刻印象。部队在转移途中,突遇敌人。一向以敏捷出名的红军突击队迅速冲向一侧的高山,在机关枪火网掩护之下钻到敌人的侧翼,毫不费事就抢了敌人企图占领的制高点。李万海卯足了劲,奋力吹响了冲锋号,山脚下的红军主力,不顾一切地跑步前进。指挥阵地的前进号音,急促而嘹亮,伴着随风飘扬的红旗,催动着战士们奋力抢占山头。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中,敌人的尸体堆成了小山,河沟变成了红流。
西安事变后,1937年8月,红军在陕西富平改编为八路军,李万海在120师358旅716团二营当号目。在一次保卫战中,红军遇到了敌人的猛烈追击。为掩护主力部队撤离,李万海和全营战友留下进行阻击。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他们时而顽强阻击,时而和敌人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迂回曲折,尽量把敌人往反方向引。眼看到了一个峡谷地带,后退的路只荣一人通行,敌人却快速扑来,形势万分危急。李万海急中生智,吹起了冲锋号,战友们配合着大声怒吼,顺势打了一针排子枪。不明就里的敌人吓得趴在了地上,半天没敢动。李万海和战友们趁机从容撤退。第二年,李万海调往独二旅五团,当上了司号长。
战功赫赫的侦查队长
1940年5月,李万海参加山西晋西北根据地八路军120师独二旅百团大战,历经二个月二十天战斗,拔掉了十几个敌人靠近根据地的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路,缴获和破坏了大量军用物资,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1942年5月1日,日伪军向太行山根据地发动大扫荡,为配合我军主力攻打林县城,李万海受令率武工队攻克林县城南山四座碉堡。这次战斗非常艰苦,敌人固守在有纵深配置的碉堡群里,阻击我军前进。战斗一开始,我军主力兵分三路向敌人发起了进攻。尽管敌人的炮火很猛烈,但是,在我轻重机枪封锁敌人碉堡枪眼的一刹那,李万海带领武工队的战士们猛扑上去,把敌人消灭在碉堡里。就这样,一鼓作气,连续捣毁敌伪军四座碉堡,歼敌50余人,为我军攻城打开了通道。为此,他受到抗大司令部通令嘉奖和表彰。当年10月,李万海在太行山根据地八路军抗日军政大学六分校二大队学习,经同学何英国、赵保奎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延安保卫战打响后,李万海受令侦察西华池,首先歼敌48旅,粉碎敌人三天 ……(未完,全文共3286字,当前仅显示166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记老红军李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