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讲稿:中国地权六十年变迁的一个分析(下)
张曙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三、地权的变迁与市场的扩展
第三个问题,我想讲一下土地的流转与市场发展的关系。我觉得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过去集体化了,而农业没有发展,因为我们没有市场。现在之所以可以发展了,是因为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条件。理论上说,斯密定理、扬格定理讲得很清楚,专业化的发展取决于市场的扩展,市场的扩展也依赖于专业化的发展。所以说,如果没有市场就没有今天的成绩。在公社化的时候,没有市场,农产品也不是商品,只是一个简单的商品外壳,为什么?你想想,当时是公社化,买农产品只有一家,政府处于买方垄断的地位,所以卖与不卖、卖多少和卖的价格全部是政府规定的,这种情况下有市场吗?没有市场。_市场,自留地上的东西可以拿去卖,但自留地的数量很少,所以基本上是没有市场的,农业合作化的失败原因可能主要失败这个上面。到了第二个阶段,农产品市场形成了,这个时候处于改革前夕,经营农产品的不仅是政府和政府的国有企业,食商已经进入粮食市场,政府独家垄断打破了,出现了这方面的竞争。另一方面,农户的数量增加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78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改善。这是劳动力的市场。
另外第三个是资金市场,咱们现在
农村的资金主要是农合组织提供的,大概只能满足百分之三十左右。我前天看到一个消息:银监会要在每一个村镇搞一个村镇
银行,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当涉农企业进入以后,不光是带来了技术、带来了品种,带来了市场,而且带来了资金,而这些企业都会有投入在里边。比如西部花乡,上海和杭州的花卉公司每个企业都投入了几千万,崇州这个地方引进四十六家企业,引进资金大概十多亿,大家看到这样的发展也是令人高兴的事请。
另外第四个是农产品市场扩展了。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过去由于商品率比较低,所以是地区性的市场,而现在由于大规模的经营、专业化的生产,这个市场扩展了,从地区市场变成了全国市场,迅速变成国际市场。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可以看到,山东宁阳实际上是泰安地区的一个农区,但是合作社蔬菜专业化生产以后,它和泰安宏海公司合作,同时公司派技术员来合作社进行指导,它的菜给公司而这个公司再将菜销售到韩国和日本,你看它变成了世界性的市场,而且把自己把蔬菜加工、包装以后直接送到泰安和济南的超市。而且农民也可以谈判蔬菜的价格,刚开始的时候,农民把西兰花卖给宏海公司是八毛钱一公斤,公司卖一公斤两块钱。农民觉得价格太低,于是和公司谈判要求提高价格。经过几次谈判以后,公司同意价格从七毛、八毛提高到一块二,提高了50%,你看,数量大了收入就增加了很多。价格提到了一块二以后,后来他也满足了,说我也不能再提高,人家就没有利润,就不买你的了,我也就没有利润了,农民也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价格也得谈判,市场半径变成全国性的市场和世界性的市场。刚才讲了崇州,崇州这个地方有专业化的蔬菜基地和脐橙基地,它的产品不仅销售到省内外的很多地方,而且销售到欧洲。有了世界规模的市场,你想一想,这个时候才有可能容纳下这种大规模的生产,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正因为市场半径扩展了,这个地方种蔬菜也好,脐橙也好,现在要注册自己的商标、自己的品牌,咱们想想咱们的品牌的价值多大啊,过去农业哪由讲什么品牌,现在这些问题也出现了,所以这种发展,我觉得市场的扩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从经济学的道理是很清楚的,一家一户式的生产是分散投资,而一旦大规模经营之后你就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大家想一想,如果说你的市场半径很小、容纳的数量很少,咱们很多地方为什么失败?因为这个村有几个人种了同一种产品,你想赚了很大的钱,村里人都眼红,一下子全部种这种产品了,但是市场半径很小,大家都种这种产品了,产品多了,市场容纳不了,一下子把你压跌倒了,哭了,哭了也没有用,农业波动就是这么来的,如果大规模地经营的话,你不解决市场问题是根本不可能的,一下子产品多了卖不出去,哭一下。大家是学经济学的,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建立模型,将其模型化来解释它的,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如果说我们没有这三十年改革开放,市场的发展,工农业想要有现在的发展根本不可能。咱们工业化的成功是一个外援工业化的成功,就是因为你有了外部的资源和市场,你突破了两个瓶颈,一个是资源瓶颈,一个是市场瓶颈,过去发展只讲资源瓶颈,两个缺口,外汇缺口、投资缺口,并没有讲到产品市场问题。我想中国的发展这是重要的问题。
四、地权的细分与实施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讲最后一个问题,剩下的时间留给大家互动。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产权的细分与实施。
(一)产权的实施能力
现在关于土地问题,主张土地公有化、主张私有化的都大有人在。主张私有化的,尤其是法律界的人士主张私有化,有一些人主张国有化的,尤其是最近几年一些国外回来的访问学者很多人都主张国有化,为什么呢?因为在外国土地私有化要搞公共建设很难,耕地很难。像日本的成田机场,搞来搞来,40多年,“钉子户”现在还在原来那个地方待着,而中国的征地很容易,大规模的基础设施“蹭蹭蹭”一下子就发展起来了,于是有人认为土地国有化有好处,有人主张国有化。但是土地公有化和私有化我觉得都是一个理想的想法,你怎么私有化?怎么国有化?你私有化是为了承包地私有化还是当公社,以前公社化的时候没有国土,你国有化 ……(未完,全文共6264字,当前仅显示220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干部学习讲稿:中国地权六十年变迁的一个分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