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几点粗浅认识
辽宁方大化工 李成山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党的基层组织中已经全面开展起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战略举措。对于提高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履行宗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深远意义。就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中央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谈谈个人几点粗浅的认识。
总要求仅以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应、都要、都该做到的生活琐事为例,概括寓意了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字数虽少但寓意颇深,短短的12个字为我们系统地规划出了活动每个环节、每一步骤的具体工作内容,及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看似通俗、简单、朴实的语句但其内涵却很博大精深。
“照镜子”:顾名思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62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就是寓意要把党员义务理一理,即党员干部要增强组织观念,在忠实的履行党员义务的同时及时纠正自己不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的言行,自觉把自己始终置于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下。摸一摸佩戴的领结松不松?松了马上紧一紧,扎紧佩戴的领结寓意要把党纪国法“紧一紧”, 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转变作风、改进形象上下功夫,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保持住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洗洗澡”:简单的理解就是清洁自己。人身一旦脏了就会感到不舒服,就会想到要洗洗澡,否则污垢多了就会生病,甚至会危及到生命。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要是脏了,被一些不良习性浸染了也要“洗洗澡”,否则不仅会侵蚀一个人,还会影响到一个团体甚至一个党。因此,党员干部一定要勤“洗澡”,把自己身上的污垢、思想上的污点全部洗掉。自己平时看不到的“污垢”,到了群众路线这个“大澡堂”里,大家要互相“搓澡”,去除一下身上的不实之“泥”,浮夸之“泥”,教条之“泥”,形式之“泥”。这样才能洗得干净彻底,才能抵御来至各方面的侵扰真正成为一个洁身自好、廉洁奉公的好党员、好干部。做到永葆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治治病”:人的身体上有灰就得洗,有病了就得治;“治治病”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的重要一环,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就是要看“治病”的效果。只有“治治病”,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取得效果,才能正党风,带民风,为实现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活动总要求中的前三个步骤“照镜子”、“正衣冠”、“浇洗澡”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内容,但本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治治病”来解决问题。党员干部思想作风“有病”,就更得抓紧根治。一个人身体有病,伤及的是自己的生命,党员干部思想作风要是有病,影响的有可能是一个党、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讳疾忌医,要及早治疗,也告诉我们医生和患者之间互相信任和配合的重要性。我们的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以为自己负责、为党负责、为人民负责任的态度,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主动查病、配合治病。让自己的思想行为退去官气、接上地气,配合人民群众这些“医生”为我们的党员干部“治治病”。活动中党员干部务必要做到善于听取群众的批评与建议,勿以恶小而为之。对待缺点和错误,应防微杜渐,及早改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后悔莫及。相信和依靠群众为我们“诊病”、“治病”不仅会增加治好病的概率,本身也是绝好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治治病”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得病容易治病难,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就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对于那些讳疾忌医者,那些“病入膏肓”,那些触犯党纪国法者,必须给予严肃处理。只有及早“查病”及时“治病”才能去除疾患;只有敢于动手术才能去腐生肌,始终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只有生病的党员干部得到及时和彻底的医治,才能提高全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才能打造一支纯洁健康的党员干部队伍。党员干部要学会经常对照党章、干部廉洁相关规定、先进模范人物等,主动“诊断”身上存在什么“病”,自己不能诊断的,要主动找“医生”。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清除体内各种“病菌”、 ……(未完,全文共2770字,当前仅显示176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对“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几点粗浅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