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近年来我县农牧村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抓保障,健全农牧村党建工作机制
(二)抓重点,夯实农牧村党建工作基础
(三)抓根本,加强农牧村干部队伍建设
(四)抓关键,强化农牧村党员队伍管理
(五)抓创新,提升农牧村党建工作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少数软弱涣散的后进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得到发挥
(二)一些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不强,弱化了村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三)农牧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还比较偏低,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四)少数村工作运行机制不健全,民主政治建设还不够完善
三、对加强和改进农牧村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以提高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重点,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堡垒
(二)以全面提高农牧村党员队伍素质为重点,切实把新农村建设的先锋激活
(四)以发展壮大农牧村集体经济为重点,切实增强农牧村基层组织的服务能力
……
**县农牧村党建工作调查报告
**县地处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中段北麓,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120-200公里,总面积23887平方公里,辖6乡2镇104个农牧村(社区)总人口3.5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2%,是全国唯一的以裕固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有各级党组织269个,其中党(工)委10个,党组10个,党总支12个,党支部248个(农牧村党支部100个);共有党员3676人,其中农牧民党员1436人。近年来,全县农牧村基层党建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牧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农牧村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和党员先进性建设,立足牧区特色,创新活动载体,农牧村基层党建工作在加强中不断改进提高。
一、近年来我县农牧村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抓保障,健全农牧村党建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党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采取多项措施强化农牧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单位定点联系帮扶农牧村党建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以点上经验推动面上工作。建立了党建工作例会制。县委组织部每季度定期召开农牧村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了解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难点问题,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6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工作示范点、“五个好”乡村党组织和“六好”农牧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作为推进农牧村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每年确定一批重点对象开展创建活动,坚持突出特色,目标管理、滚动考核,并在组织形式、工作机制、活动载体等方面求突破、创特色、树样板。目前,已创建市级党建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11个,县级党建示范村14个,有3个乡镇党委和20个农牧村党支部被县委命名为“五个好”乡村党组织。
(三)抓根本,加强农牧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坚持选育标准,强能力。结合农牧村“两委”班子换届,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办法,全县504名政治思想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和致富带富能力强、增加村级集体经济能力强的“双高双强”型人才被民主推选进入村“两委”班子,占“两委”成员总数的70.3%,其中92人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大专以上学历的有86人,平均年龄下降到40.2岁,并培养村级后备干部347名,有力地改善了农牧村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农牧村班子发展经济的能力。二是狠抓教育培训,强素质。采取内培与外训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的农牧村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县乡镇党校、县农广校、职教中心和农牧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功能,每年培训农牧村党员干部2000人次以上。“两委”换届后,县乡两级分层开展了村干部培训,县上对200名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分别进行了培训,乡镇党委对800多名“两委”其他成员开展了培训。去年,组织全县60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赴内蒙学习考察,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三是健全管理制度,强作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各乡镇全面推行便民服务代理制工作的意见》,修订完善了《肃南县农牧村干部管理办法》、《肃南县村级组织工作运行规范》等,不断规范村级工作运行程序和村干部工作行为;全面推行“农牧村财务定期审计”制度,从源头上遏止农牧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建立农牧村干部年度党员会、群众会工作述职制度和党员群众民主测评村干部工作制度,接受党员、群众代表当面质询和监督,督促村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四是完善保障机制,强动力。大力实施农牧村干部“保障激励工程”,建立村干部奖励制度和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在保证村干部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积极鼓励村干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根据各村实际,从收入中提取一定数量资金用于村干部奖励;县
财政每年拿出一定数额资金,用于离任农牧村干部的生活补贴,2007年,共为224名离任村干部发放生活补贴18.5万元,有效解决了农牧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激发了村干部干好工作的积极性。
(四)抓关键,强化农牧村党员队伍管理。按照“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要求,切实加强农牧村党员队伍的管理教育。一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制定完善了发展党员公示制、责任追究制、投票表决制和
入党积极分子定期谈心、思想
汇报、培训考察、预审通气等制度,并将发展党员工作纳入了基层党建目标责任制,以制度为规范,使发展党员工作走上了科学规范的轨道。坚持质量重于数量,注意把思想政治素质较高、“双带”致富能力强、热爱公益事业的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确保了新党员质量。结合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和“双培双带”工程,狠抓了后进村发展党员工作,着重解决多年不发展党员,党组织力量薄弱的突出问题。2007年,全县共发展农牧民党员114人,入党积极分子达到439人。同时,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注重在先进典型、技术能手、致富能人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双强型”党员63人。坚持“推优”制度,努力把各方面的先进分子凝聚到党组织周围,有32人被推选入党。二是围绕提素质增本领做好党员教育工作。认真抓好“五个依托”,切实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即:依托“集中学习日”制度抓好党员正常学习教育,依托乡镇党校主阵地作用抓好党员理论培训,依托远程教育站点和网络媒体抓好党员的科技文化知识培训,依托赴外培训抓好党员思想观念的转变,依托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抓好党员的党性宗旨观念教育。全面推行了“集中学习日”制度,定期、定时、定内容抓好党员学习教育,促进了农牧村党员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在全县8个乡镇89个农牧村(社区)开通电信宽带信息网,建成“肃南党建”网站和37个农牧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以定期集中和_开放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培训。2007年,结合新
农村建设,先后组织540多名农牧村党员干部到临近县区和乡镇观摩学习,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通过组织农牧村党员开 ……(未完,全文共6944字,当前仅显示2439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县农牧村党建工作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