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担使命
立德树人担使命
《左传》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
“育才选士,为国之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100年前五四运动狂飙般的呐喊已经散去,五四运动精神却一直沉浸在中华民族奋斗的血脉里。
中国历史上读书人的地位向来较高,有所谓“万般皆下品,为有读书高”之说,读书人常被成为“学老爷”。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在学校从小学开始的思想品德教育到初中以后的政治思想,时刻教导着我们做人的道理。老师们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德育人,成为学生的楷模。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同时老师自身的行为也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55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的知识,更是种植在骨血里的认知。每当丰收的时候,乡亲们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情不自禁的带着或激动、或悄无声息的喜悦,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很多时候,连农民自己都意识不到情感。庄稼感知到了农人心底的期望,在傍晚的微风中轻轻摇曳着身子,积蓄力量,蓬勃生长。在
农村,经常会听到父母说的一句话,“跃出农门,走出去”。因为老家地处荒漠,环境极为恶劣,而走出去的唯一途径,就是上学,受教育。学校不仅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在我们初中以后还进行国家政治思想的学习。学校教会我们很多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教育是每个人的生活准备,是走向未来的基础,分享前人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前提。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事业。
改造社会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改造自己。上学时期,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幼力,学生是家庭的希望,学生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潜力,但是学生也要做好个人应该做的事,这样才能让学生个人成才,成为家庭的榜样,成为社会的榜样,成为祖国的栋梁。遵纪守法,很多学生在学生时代胡作非为,对后果考虑的很少,结果往往因为一次冲动或者失误的判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后悔不已或者死不悔改,例如前段时间争议比较大的留学生“江歌被杀”一案。一位乐于助人,聪明懂事,美丽善良的姑娘,因为自己的善良,也因为同学兼好友刘鑫的冷漠无情,永远回不来了,悲剧让人心痛,但令人气愤的是当事人刘鑫在整件发生或发生后的态度,辱骂威胁江歌妈妈,她完全忘了好朋友是因为救她而死的。道德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则。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无法用知识弥补。道德缺失的人,还怎么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当前学校和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在学校可以看到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于物质利益的高度重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利己主义精神和唯利是图的这种竞争方式影响到了学生的价值观念,所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只有不断地强化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以及强化整个德育教育的效果,才能够让学生以后再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立足。在新时代背景下德育教育是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学生对于世界上的一些是非观念的判断和价值观念的判断往往来自于学校的课堂教育,这种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那种健康心理素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还能够让学生从自我的小世界中走向外界更大的社会环境,健康成长,对于学生而言,今后能否在自己的工作中或者学习中取得一定的成就,就必须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我记得在我工作后的某一年,一位领导给我们
讲话的时候说:“公司用人的要求是,学的好的,但是做人有问题的,我们用,但是不提拔,学的一般的,做人没问题的,我们慢慢培养,学的好的做人也没问题的我们重用”。所以,学校要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来,做一个更加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接班人。 ……(未完,全文共3083字,当前仅显示1557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立德树人担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