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保存桌面 | 浏览足迹 | 会员增值  
到新文秘网首页
您的位置:新文秘网>>读后感/>>正文

《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读后感

本文2积分 word文档下载 发表时间:2021/9/29 6:21:45 收藏此页 换稿提现 

《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读后感

马克思作为当之无愧的千年思想家,至今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他的思想和学说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永远用之不尽的思想宝藏。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_总书记在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334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发展。
下面我就“何谓’回到马克思’?”谈谈我个人的思考:
关于“回到马克思”这一理论意向,并非是唆使人们脱离现时代、无视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回到过去的书本,停留在对文本进行一般的考古学诠释上,维护已铸成的马克思体系哲学的话语权。而是回到马克思当年写作与思考的初始的语境与原初的思想视野,通过文本学的解读模式, 注意对马克思思想转变过程中所受到的多种背景因素的影响及其支援背景的研究,“再现”马克思当年思想产生、形成与提出的过程。
马克思从来不是“现成”的、“可上手”的。我们国家过去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翻译,从早期的马列主义文选到后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第1-2 版)和《斯大林全集》,完全依赖前苏东马列编译局的前期工作。这就导致,似乎马克思是可以现成地“居有”的,只要翻译一套全集,打开一部文本,马克思的思想便能毫无遮蔽地在一个平面上全盘展开,剩下的只是根据现实的需要,任意地对其中的片段进行抽取,拿它联系实际、拿它与当代对话、拿它作为“发展”的前提。人们甚至根本意识不到前苏东传统教科书解释框架对马克思文本先在的结构性编码作用,这就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的原著研究。如果难以认真深入地解读第一手文献,形成自己独立的、原创性的见解,也就难以在此基础上与马克思达到历史语境的特定交融,更难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书就是要带领国内读者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读者摆脱教条_框架下的解读,带着我们今天最新的方法和语境重返文本,“返本开新”,在一个开放的视域中面对马克思。
而且,会不会有人也像我一样,之前狭隘肤浅地以为,似乎,基于有限的已出版著作,马克思大概已经被解读地明明白白了,甚至逐渐成为人人都可以插科打诨的 ……(未完,全文共1474字,当前仅显示937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读后感》
新文秘网温馨提示:
  上面为新文秘网原创文章,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加入正式会员方法:点此在线智能充值(自动瞬间开通) 或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如果已加入正式会员,请点此到本站首页填用户名和密码重新登陆,或者这里刷新此页试试
  如果您刚支付成功而忘记登陆账号,可这里用订单号找回。欢迎推荐本站给您的好友

   会员客服微信号:wm114cn
文章搜索

搜索方式:      
相关文章
    体裁专栏
    行业专栏
    节日专栏
    时政专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投稿提现赚钱 | 写作指导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付款方法 | 免费加入会员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