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感悟(共2篇)
援疆感悟(一):时光短暂 记忆永恒
记得看过的两部关于新疆的电视剧——《戈壁母亲》和《雪浴昆仑》。《戈壁母亲》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随部队一起到新疆寻找当兵的丈夫,并从此扎根新疆,成为第一代军垦人的故事。《雪浴昆仑》讲述了新疆各族军民解放、守卫和建设西藏阿里的可歌可泣又鲜为人知的故事。剧中那个年代的边疆生活风雪无常,边疆军民坚韧不拔的气概给我的内心以深深的震撼。回到现实,转眼间我也即将完成三个月短期援疆工作。虽然时间短暂,一些拗口的地名可能至今还叫不出来,就要和新疆说再见了,但这段成长历练的时光一定会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不时地给予我力量。初识新疆网上流传着一张“新疆到底有多大”的对比图,图中显示新疆南北、东西的长度几乎可以覆盖南方十六省。从福州起飞的航班经停银川后仍有三个小时航程,我不时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58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的感觉。自我成长同事们总是为我的到来表示感谢,但我深知比起三年、五年的援助期,三个月时间实在太短。援疆
动员会上,总队领导对大家的鼓励还在耳边。出发前,我除了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外还有些许担忧,担心是否能够快速进入角色、适应新单位的工作,自己又能为受援单位带来多大帮助。空想不如实干,这些疑虑在与新同事一起实割实测、入户**、走访企业的过程中都烟消云散了。三个月工作中,既有我熟悉的劳动力**,也有初次尝试的“歌唱**”和微信公众号文章制作等。在沟通交流中,**队领导了解到我有**学专业背景,并且目前队里比较缺乏**建模的人才,课题研究任务比较繁重,我也得以明确这三个月的工作重点,就是负责今年四个立项课题的主体撰写工作。虽有**专业背景,但已毕业多年,许多专业知识都已模糊,只能督促自己快马加鞭开启现学现用模式。围绕粮食安全、畜产品供给、就业创业、环境保护四大课题,我从广泛阅读文献选择合适的切入角度和模型开始,一步步搜集数据,跟着教学视频学习**软件操作和模型的理论基础,同时加强对**当地的农业、就业等基本情况的了解,最终得以按时完成四项课题研究。通过这段时间的高密度学习,我的**建模能力得到提高,这必将是我今后工作的一笔宝贵财富。援疆的情怀将永留心底。工作期间遇到一对来自喀什地区泽普县的中年夫妻,介绍泽普县以“金胡杨”闻名。这对夫妻是“疆二代”,在基层工作。回看《戈壁母亲》和《雪浴昆仑》,无数“疆一代”在这里挥洒热血,如今,又有无
数“疆二代”坚守在此续写“胡杨精神”。在党和国家号召下,平凡的你我也来到陌生的土地传递着建设新疆的接力棒,我为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援疆感悟(二):“援”梦新疆 只为在祖国边疆留下奋斗的足迹
今年,局里选派人员前往**省对口支援县**县开展人才援疆,我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员,终于实现了长期以来的“援疆梦”。因为期待,所以一往无前。“援疆”一直以来是我的愿望,军校毕业那年就想着能像其他卫国戍边的英雄一样,在祖国边境线上留下自己保家卫国的足迹,但最终还是未能如愿,抱着遗憾转业回到地方工作。当看到局工作群发了自愿报名援助**的通知时,我不禁内心狂喜,马上就动了“小心思”,查阅资料得知**县是**对口援建县,地处帕米尔高原,分别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接壤,是祖国的最西端。符合所有的预期,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一定要抓住,第一时间向处领导
汇报想法,与家人商量能否克服困难,在征得处室领导同意和家人的支持后,义无反顾的报名申请赴疆参加支援任务。10 月中旬,我怀揣着对祖国边疆的向往,踏上了赴疆之路...... 因为向往,所以不惧艰难。虽然有朋友告诉我,**地处南疆,紧挨塔克拉玛干沙漠,环境比较恶劣,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当地的饮食、气候和文化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说适应起来比较困难,要我慎重考虑。但我认为别人能来我也能来,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当飞机飞越荒漠戈壁,俯瞰祖国西北边陲,生动呈现了古诗词里“大漠孤烟直”的边塞景像,我对“国之大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情不自禁被坚守边 ……(未完,全文共3135字,当前仅显示165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援疆感悟(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