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全球化国际贸易给中国带来的收获4
二、参与国际分工以及劳动密集型主导的经济体的形成5
三、中国付出的代价6
四、结论与思考10
一、全球化国际贸易给中国带来的收获
二、参与国际分工以及劳动密集型主导的经济体的形成
三、中国付出的代价
四、结论与思考
……
中国在全球化国际贸易中的收获和代价
——参与国际分工给中国带来的经济问题
关键词:
中国 全球化 国际分工 代价
摘要:
中国劳动力供给充沛,科技相对不发达的国情,结合全球化国际贸易的趋势,使得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中形成了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虽然我们从中收获了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由于我们过度依赖国际经济环境,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附加值高污染生产方式,破坏了我们的生存环境,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这些产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利所依赖的比较优势,造成了劳动者收入较少,失业风险较大,_不断拉大的社会风险。中国在全球化国际贸易中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目录:
一、全球化国际贸易给中国带来的收获 4
二、参与国际分工以及劳动密集型主导的经济体的形成 5
三、中国付出的代价 6
1.外向型经济的风险 7
2.加工贸易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8
3.比较优势带来的社会问题 9
四、结论与思考 10
引用和参考文献 13
从中国的改革开放起,中国经济逐步融入全球化,并逐年深入地加入国际贸易。2001年11月10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全球化国际贸易给中国带来了诸多的收获,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中国也付出了一定的代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54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的劳动力供给。由下表 中可以看出,在1978年前后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有着明显的减小,这些劳动力都分配到了第二、三产业中,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而我国在政策上鼓励外商投资。1979年7月,我国政府颁布了第一个利用外资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同年8月,国务院设立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1980年起设立经济特区并逐步过大到整个沿海区域。外资政策以提供“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为主,而且优惠水平比较高。在工商统一税和关税方面,外商投资企业享受远高于国内企业的减免税优惠,在进口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以及出口产品时,还享受免税待遇。同时国家还给予外资企业外贸进出口自营权、报关权等权利,以及比国内企业多得多的经营自主权 。
再看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随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地劳动力成本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称“中国劳动力的成本只有美国的4%,工资上有25倍的差异”。而根据微笑曲线的理论 ,产业链的制造环节创造的附加值最小。如果将本国的劳动力投入这个环境,显然“吃力不讨好”,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如此巨大的劳动力成本差异,使他们仅仅保留产业链的上、下游,即开发、设计和销售、包装环节,而把中游的生产环境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
于是,劳动力供给充沛和鼓励外资投资这两个中国的内部因素与发达国家的客观需求一拍即合,配置给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由于拥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可以以低价格进入市场的,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又保证相对较高的利润。这样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对于中国经济的特点也十分契合。首先,它吸收了大量了劳动力,对解决就业问题有很大帮助。其次,对于一个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国家,它也只能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做起,这能帮助中国迅速积累资本和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另外,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通常都占有了很大的国际市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居民消费较小的国家,它拉动的投资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正是由于这么多的好处,中国也十分乐意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化国际贸易中;而国际分工也需要这样一个国家,于是也就形成了当今的产业格局。
三、中国付出的代价
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出的商品需要依赖国际市场,由此导致中国经济对外部环境的依存很严重,一旦外部环境出现变化对中国的损失也会很大。另外,由于这些产业的劳动力投资高而技术上相对落后使它们对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而且还很难改变这样的状况。最后,由于这些产业的利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低廉的劳动力,客观上要求他们的收入水平必须较低,造成了社会_的加大有潜在的社会风险。
当然,以上列举的三点仅仅是中国付出代价的一部分,事实上,中国还在全球化国际贸易中付出了其他更多的代价。
1.外向型经济的风险
由于中国拥有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在这些劳动力的使用上就非常有利可图,导致了许多的资源配置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中。2007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7476789万美元,其中投入到制造业的有4086482万美元,占了54.66% 。这些产业生产的许多产品都用于出口。于是,这样就导致了中国经济严重依靠外部环境。2007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达到了67% 。这种外贸依存度极高的经济增长方式会导致相当大的风险。
去年发生的一场金融危机产生于美国的金融行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在金融行业开放程度较小的国家本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由于这场危机波及到了西方国家的实体经济,从而影响了中国的出口,由此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危机,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如果中国不改变这种依赖,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还将可能给中国经济的前途造成更大的影响。
除此以外,即使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下,中国广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面临了诸多威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外国对中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上课时我们了解到,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力度逐步加强,商务部甚至在2004年断言“2005年中国将面临全球性反倾销高峰”。由于环保意识在西方的不断普及,中国出口的许多产品不仅因为对环境的较高破坏,使西方消费者由于道德原因而产生抵触,逐渐失去他们的喜爱,还面临着通不过国外环保标准的危险。例如,今年来欧盟制定了“两指令”和“SA8000标准”,使企业出口要支付高昂的电子垃圾回收费用,该费用甚至可能高于制造成本 ,大大影响了中国很多企业的出口贸易。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能给那些出口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
这种外向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大,其产生的潜在风险是中国在参与全球化国际贸易的代价之一。
2.加工贸易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由于那些有利可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将许多资源都配置到了第二产业,尤其是那些与加工贸易相关的低附加值产业。导致了第二产业对中国的经济的重要程度居高不下。下图显示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还有上升的趋势 。这些重要的产业不仅“绑架”了整 ……(未完,全文共7631字,当前仅显示2680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中国在全球化国际贸易中的收获和代价——参与国际分工给中国带来的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