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为什么要突出强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什么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演进
(三)民生时代的三大差别
二、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
(一)GDP导向的考核_
(二)事权划分的不合理
(三)财权划分的不科学
(四)税收与税源相背离
(五)我国目前的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
干部学习讲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
樊继达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教授、博士
课程前言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想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向大家介绍,四个方面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前不久两会上我们刚刚颁布了新的“十二五”规划的纲要。在这个纲要来,其中有一个相当大的篇幅是来谈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又是在基本公共服务里面具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今天我们想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向大家介绍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为什么要突出强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什么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一个为什么要突出强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二个问题,既然我们说现在我们追求的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现在必然存在一些非均等化的分析。这里面我从经济学的角度做一个分析。第三个问题谈谈国外是如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
从
财政的角度如何通过财政_改革与政府转型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突出强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家都知道,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国家的经济取得了一个飞跃的发展,年均的经济增长率达到11%左右,2010年,我国的GDP总量已经接近40万亿人民币,可以说举世瞩目,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着这种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矛盾,这个是我们在新起点上的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之一。
比如说整个的资源、环境的支持系统难以持续,我们对于资源的过度的耗费,对环境的破坏,事实上都已经成为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8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05年,我们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时候,我们提出了一个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提出来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这些地区的发展。
但是后来有人提出来,我们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是比较高,一时难以达到的,所以说2006年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央进一步提出来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前面有的基本两个字。
在十七大报告上,中央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又做了一个进一步的界定和阐释,一方面强调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要强调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来完善我们公共财政体系,这个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在最近两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了我们理论界、成为了我们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词汇,所以在去年的五中全会和今年的两会上,有大量的篇幅来阐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比如说在五中全会上,我们中央提出来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只是其中一个部分的论述。
在刚刚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里面,中央提出来“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个是在“十二五”规划纲要里面明确提出的,这个也是未来五年我们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的一个指导方针。前面我们对什么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的演进,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三)民生时代的三大差别
我们既然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就说明,目前在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有很多非均等的方面,我把我们现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这种非均等,概括为民生时代的三大差别。
一个是我们的“城市偏向”导致的城乡服务的非均等,第二个是我们东部指向的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导致我们地区之间的发展的梯度非均等。
第三个方面我们一直秉持这种效率优先的原则,导致不同的居民_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的拉大。
我们首先看看城乡之间,从城乡之间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医疗方面来说,前些年,我们大量的医疗卫生资源是投向城市的,农民所享受的医疗卫生服务,远远落后于城市的水平。据有关部门统计,我们35%的城市人口,拥有的是80%的医疗卫生资源,65%的农民人口,仅仅占有了20%的医疗卫生资源,城乡人均占有的医疗卫生资源是7.4:1。
世界卫生组织在前些年也曾经发布了一个数据,在医疗卫生的公平性方面,一共统计了191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国家是排在第188位,我们的邻国印度是排在43位,俄罗斯是排在185位。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这种古巴排在第24位,也就说明我们在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的均等化方面做的是远远不够的。
另外一个城乡巨大的差距是城乡教育,客观来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
农村的教育普及率已经有大幅度的提高,目前的城乡教育的差距主要是体现在教学的硬件和软件,软件就是师资力量上,比如说在城市学校它所应有的计算机房,良好的塑胶跑道,优越的环境,是很多的农村中学所无法达到的。在师资力量方面,一些大城市,我们都知道,基本上老师的这种进入门槛已经提升到了研究生学历,但是在在中西部很多的地区,还有很多的民办的代课老师。在义务教育阶段这种差距所产生的一个后果就是,后义务教育阶段的差距更加大了。在高校的农村大学生所占的数量不断的下降,大量的优质的高等教育的资源,事实上主要是被县以上的城市居民所分享。再加上现在整个就业的困难,事实上读书,接受好的教育已经成为了居民的两难选择。
一方面读了很好的教育,家里面可能要承受一个巨大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大学毕业以后,能不能找到一份差不多的工作,确实是成了很多家庭必须考虑的这么一个问题。
不是有媒体的报道了,事实上对学生来说,能不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可能是与父母的社会地位、家里的经济条件、社会影响力是密切相关,也有记者开玩笑说,现在事实上已经进入了“拼爹”时代。
前不久国务院参事、全国人大教科文委会的委员,一个全国人大代表提供了一个数据,从全国来看,农村和城市的福利待遇差距,人均差距是33万,对于特大城市来说,甚至可以达到上百万,所以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反映了城乡居民之间所享受服务的一个巨大差别。
还有一个方面,我们现在的环境的污染,事实上,在谈到环境污染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城市的污染、工业的污染,但是现在事实上农村已经成为了一个污染的重灾区,在很多的地区是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再加上我们这种大跃进式的招商引资,很多地区已经成为一个污染的重灾区。许多农村已经成为一个癌症高发的地区,而在农村污染的治理是一种,垃圾基本上靠风刮,污水是靠天然来蒸发这么一种治理缺位的一种状态。
在长三角有部门统计,大约近40%的农田菜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一成的土地污染属严重超标,这些污染都会带来一个严重的负面效应,是致癌、致畸形、致突变,这些年来血铅的污染、重金属的污染不时见诸于报端,而且这些污染 ……(未完,全文共11565字,当前仅显示275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干部学习讲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