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站在全局和长远的高度,充分认识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从经济建设兴衰的历史实践看,教育事业必须优先发展、加快发展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三、加强领导,为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市
市委书记在2014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2月)
同志们:
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分析教育工作形势,立足于实实在在解决实际问题,推进人力资源强市建设,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十一五”时期,全市教育战线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教育改革持续深入,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投入逐年加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结构日趋合理,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民生扎实推进,教育公平初步彰显;教育队伍全面加强,师资素质明显提高。五年来,我们办成了许多教育发展中的大事、好事、实事,校舍安全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
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学校安全隐患台账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企办学校接收、清理整顿“一校两制”等等,都取得了良好效果。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电化教育、农村成人教育、语言文字工作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艺体教育、学校安全管理跻身全省先进行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强力推动的结果,是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密切协作、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奋力拼搏、勤奋工作的结果。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各部门和社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93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增长因素分析发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3%。世界
银行研究结果也表明,劳动者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度为9%。以色列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小国,之所以在世界经济排名中比较靠前,高度重视教育是重要秘诀。据统计,目前近50%的以色列人受过13年以上的学校教育,每1万人中有14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这个比例是美国和日本的两倍。“二战”之后,日本、德国变成一片废墟,但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这得益于他们战前将近一百年的教育积累,更得益于战后的“教育立国”战略。翻开江浙地区的历史,这个地方能够成为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改革开放后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一个重要因素是缘于长期崇尚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和厚重的文化教育积淀。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教育状况,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市正全力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建设经济发达城市,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都需要加热升温,但前提条件是夯实教育这个基础。从现实看,企业和项目对人才的需求很大,一拖项目能够落户我市,我们完善的教育体系、充足的人才储备也是他们认可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大项目的不断增多,企业对教育培训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是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做到适度超前发展,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二)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看,教育事业必须优先发展、加快发展。学习改变命运,教育成就人生。教育不仅成为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而且对教育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这种期望集中体现为两点:一是“上好学”,二是“要公平”。所谓“上好学”,随着经济条件改善、社会的进步和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的成长成才、身心健康成为家庭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一个学生对于学校来说,仅仅是几百或几千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个家庭、每位父母的共同心愿。不但“有学上”,还要“上好学”;不但“能上学”,还要“能就业”,正日益成为广大群众致力追求的目标。据国家统计局****调查队2012年对市区的抽样调查,就业者的收入与知识、学历成正比。数据显示,当年就业者的人均收入为****元,其中,大学本科就业者为*****元,高于平均数****元;大专学历就业者为*****元,低于平均数****元;高中学历就业者为****元,低于平均数****元。这组数字说明,个人前途会因教育而改变。一个人只有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把握和创造发展机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前,企业招工难和群众就业难是社会的两大热点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对矛盾恰恰说明了教育对个人前途的重要作用。企业招工难,不是没有工人,而是缺少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工人;群众就业难,不是没有岗位,而是缺少胜任岗位的一技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资料显示,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密切相关,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劳动者提高生产效率43%;初中毕业劳动者提高生产效率108%;大学毕业劳动者提高生产效率300%。所谓“要公平”,就是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保证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努力做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为此,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保证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切实解决“上好学”和“要公平”的问题,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企盼,更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从我市教育发展的现状看,教育事业必须优先发展、加快发展。近年来,我市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校舍安全隐患较大,全市需要重建和加固面积分别占校舍总面积的**%和**%;实验室建设不达标,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比例不到**%;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中小学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和语音室普及率分别仅为**%、**%和**%。二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市区和县城出现热点学校,造成择校热和“大班额”现象,而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生源相对不足。三是基础教育需要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公办幼儿园不足,全市公办幼儿园仅占幼儿园总数的**%;义务教育普及标准不高,只有**、**和**三个区通过“双高普九”验收;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四是队伍建设任重道远。编制核定不符合教育发展需求,市区“超编”与九县 “空编”共存;教师既多又少,出现部分学科结构性短缺。五是教育投入不足。虽然我市
财政对教育投入逐年加大,去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为*.*%,接近国家提出的到2015年达到*%的要求,但由于经济总量小,投入仍无法满足教育加快发展的需求。截至2012年末,全市市、县两级所属学校建设总负债*.*亿元,包袱仍很沉重。要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就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未完,全文共10982字,当前仅显示261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市委书记在2014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