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现阶段幼儿园自主游戏现状分析
(一)游戏主体颠倒
(二)游戏材料的收集
(三)教师观点错误
(四)自主游戏时间不充足
二、在建构区中调整存在的问题
(二)合理控制游戏时间,保证游戏充分开展
(三)加强教师的间接引导
三、建构区中自主性游戏案例分析
(一)事件描述:
(二)观察分析
(三)过程调适:
四、反思跟进
(一)学会等待,给幼儿思考实践的时间
(二)细心观察,提升幼儿生活经验
(三)游戏材料的思考促进游戏内容的发展
(四)足够空间,丰富内容
五、参考文献
……
走进游戏 发现儿童
——在建构游戏中顺应中班幼儿的自主性
《指南》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是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自主性游戏正被大人们约束,有时孩子会索然无味地说:“老师,那个是假的”;“老师,我们什么时候玩游戏啊?”孩子们的种种无奈,让我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自主性游戏?让孩子自主选择、主动开展的才能算是真正的自主性游戏。而老师到底要不要指导,什么时候指导,真的是我们该认真反省的。
一、现阶段幼儿园自主游戏现状分析
(一)游戏主体颠倒
自主游戏的主题表面来看是来自于幼儿,但确定往往主动权在老师这里。这样的自主游戏往往不能引起幼儿持续兴趣,幼儿难以拓展或迷茫。
(二)游戏材料的收集
在游戏前期,教师为了使游戏能丰富、顺利开展,会制作甚至购买“精致”玩具。但是这些材料幼儿只能摆弄片刻,新鲜度过了就会丢弃一边,不会长久或成具体的活动主题
(三)教师观点错误
现阶段在自主游戏中教师或出现两个片面态度。一个观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70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日常规,引导幼儿树立基本的秩序感。
(三)加强教师的间接引导
教师首先应是幼儿游戏的旁观者与参与者,其中观察游戏是教师指导儿童游戏的前提。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幼儿游戏的主题和情节、幼儿的游戏行为幼儿选择和操作材料的情况、幼儿社会性水平幼儿的表征能力等,在此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应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与材料积极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
三、建构区中自主性游戏案例分析
(一)事件描述:
游戏时,四位幼儿来到建筑区,大家商量主题,有的说搭房子,有的想搭动物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材料库再决定,大家看到很多的椰子罐和长长短短的木板,妞妞说“老师,这些椰子罐可以当桥的柱子。”含含说:“板可以连起来搭长长的桥”轩轩急着说:“我们把它包围起来搭立交桥吧!”
四位小朋友开始行动了,搭长搭长再搭长,很快触碰到区域的墙,妞妞小朋友建议大家转弯、盘旋。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孩子们开始很好地利用起空间来。
立交桥雏形出来了,大家都急着把一辆辆小汽车放在立交桥上,妞妞看到立交桥下有许多空地,就开始放小动物,由于上一次游戏中,同伴们觉得动物们在外游荡会咬人,就商量着用木板围在桥墩外,做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
动物园是围好了,老师问:“可是人们在哪里观赏动物的表演呢?”
妞妞:“在桥上看。”
轩轩:“不行,这样桥上会堵塞的,大家都走不了了。”
老师:“那有什么好办法呢?”
含含:“车子开下来不久行了吗?”
在建构中大家发现没有开下来的地方,就一起找材料做下坡,轩轩比试着木板,想寻找一块最合适长度的木板做下坡,搭出一条很陡的坡,在开车中发现汽车到了这个坡很快掉下来了。而妞妞则找了一个椰奶罐,用两块木板使得汽车下坡时坡度更平缓。
立交桥造好了,小朋友每个人开心地在立交桥上开着车,只见一段的木板倒了,另一端也倒了。妞妞急着说:“桥还没有牢固呢”大家把车散放在地垫上又搭桥了。妞妞小朋友在立交桥旁添加了护栏,一边搭一边自言自语:“这样桥会牢固一些,还能住小动物呢”。在游戏中进场发现幼儿一次性拿很多的材料,搭好,多余的材料就散落在地上,即影响了走动,又占据了空地。轩轩看见地上散落的木板就一块一块的横搭在立交桥上面。老师询问:“轩轩为什么上面要在加一块”轩轩说:“这样牢固呀”。妞妞把散落在地垫上的动物一一放进立交桥的中间“这里是动物园”老师问“哪里是看台?”熊宇轩拿起一块小方形说“这个就是看台”妞妞:“哎呀,太小了,没有几个人可以坐呀”“那我找一块大一些的积木重新搭吧!”
(二)观察分析
1.开放式、低结构的材料使幼儿有创意的空间
材料准备对儿童游戏有着极大的影响,是教师指导游戏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准备游戏材料,也是儿童参与游戏的第一步。这次建构游戏我们就提根据家长资源和孩子一起收集了长短不一的木板、椰子罐、饼干罐等低结构材料。从这些材料中幼儿很快想到搭高楼大厦、商店、桥等建构物。激发了幼儿的创想,拓展了幼儿的思维。
2.教师进入时机的有效把控,促进游戏的发展
根据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影响活动的形式,我们
总结出教师参与介入游戏的三种方式:平行式、交叉式和垂直式。在这次活动中教师采用的是平行式指导。当幼儿搭完立交桥有些茫然时,教师介入用“我来开一开” 的方式,让孩子在观察中看到立交桥存在的问题,隐形地起到指导作用 。
使得孩子自发地解决问题。
3.教师指导行为的有效性
教师在游戏指导中有语言提示和直接参与,效果各异。这次自主游戏 ……(未完,全文共5623字,当前仅显示197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走进游戏 发现儿童——在建构游戏中顺应中班幼儿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