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高原湖泊环境污染治理理念先进,科研成果丰硕,实践经验丰富
三、考察启发
1、吸取滇池污染的惨痛教训,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对邛海的保护力度
四、考察建议
1、彻底整治官坝河
2、结合五期六期湿地建设,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功能突出的小型人工湿地
3、对邛海周边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减少氮磷等面源污染
……
西昌市人大常委会
关于赴云南学习考察人工湿地建设的情况报告
中共西昌市委:
为加大对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凉山彝族自治州邛海保护条例》情况的执法检查力度,监督邛海人工湿地恢复建设更加科学合理,切实加强邛海生态环境保护,2013年3月12日至14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开莲率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及市人民政府发改、环保、规建、国土、林业、农业、水务、国资公司和邛泸管理局等九个部门负责人20余人赴云南学习考察人工湿地建设先进经验。考察组一行听取了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讲座,并先后考察了滇池草海永昌鱼塘生态湿地净水工程、澄江窑泥沟湿地净水工程、抚仙湖湖滨缓冲带生态建设工程、江川九溪人工湿地净水工程。本次学习考察主题明确、重点突出、紧扣工作、针对性强、时间安排紧凑,路线选择合理,三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549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效,值得学习借鉴。
1、滇池草海永昌鱼塘生态湿地净水工程,在船房河入滇口南则,紧邻草海大堤附坝,占地171亩,经永昌鱼塘退塘还湖生态湿地恢复、草海大堤附坝景观提升综合整治工程,种植水杉、柳树、小叶榕等乔木4215株,菖蒲、香蒲、旱伞草等水生植物35330余平方米,通过对船房河水进行净化,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船房河污水对滇池的污染,收到了一定的生态效益。
2、澄江县抚仙湖北岸的窑泥沟湿地,一期二期总投资401.8万元,占地33亩,日深度处理污水能力为1万立方米,初级处理能力为5万立方米。承载着对窑泥沟径流区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6500亩农田和15个自然村落共30576人的生产生活污水、垃圾的净化处理。经此湿地净化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清洁地表水Ⅲ类标准。该湿地功能完备,其污水处理流程为:进水口→拦污格栅→沉沙、氧化池→潜流湿地→表流湿地→湖滨湿地→湖滨沙滩过滤带→出水。在拦污格栅池建有河道垃圾自动清理机进行机械自动化固体垃圾清理。该湿地与新河—洋潦营湿地年运行管理费合计仅为人民币18万元,管理运行成本可称高效实惠。
3、江川九溪人工湿地工程,一期引水规模为1.16立方米/秒,水处理量为10万立方米/天,二期扩大引水规模至2.32立方米/秒,水处理量达20万立方米/天。一期人工湿地建设工程,共租用建设土地275亩,建设0.41万平方米的应急处理池、3.38万平方米的一级植物塘和13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种植了211亩植物。该工程一期土方开挖9.68万立方米,回填14.96立方米,碎石14.39万立方米,毛石3.25万立方米,砂7.42万立方米,PVC管1.35万米,种植各类植物1200多万株。一期九溪人工湿地自应急池、一级植物塘之后,处理系统分为8个大系统,再并联分成38个子系统,其中第一期包括1至4处理系统组成,含18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工艺流程为:第一级植物碎石床→第二级植物碎石床→第二级水生物塘→第三级植物碎石床→砂滤池。该湿地经现场进行人工湿地模拟试验,采用高水力负荷的人工湿地先进成果,处理1立方米污水仅需1.25平方米的土地,比常规漫流湿地每处理1立方米少占地12.75平方米土地,处理1立方米污水费用仅0.05元,比常规深度处理降低0.35元。
星云湖流出的污水经九溪人工湿地处理后,达到地表水Ⅲ类要求,满足了东风水库供水要求和玉溪市的园林景观绿化用水的需求,并且彻底解决了星云湖出流水体造成的污染转嫁问题,该项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凸显。
三、考察启发
1、吸取滇池污染的惨痛教训,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对邛海的保护力度。
云南省环境污染治理理念的彻底转变,得益于滇池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的现实,滇池的污染治理可能要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无法估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更是无法估量,我们对邛海的治理和保护,绝不能走滇池先 ……(未完,全文共3055字,当前仅显示154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西昌市人大常委会赴云南学习水环境治理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