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情况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观点
(一)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文共同体
(二)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七)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三、深入学习和领会_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深入分析了我国的多民族国情和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二)科学回答了当前民族工作中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对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新要求
……
干部学习讲稿:_总书记谈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
胡岩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民族与z-教理论教研室主任、教授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我国民族方面的一次课,题目是“_谈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这一次课分下面三个部分:一是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情况;二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观点,前面两个题目是今天主题的铺垫;三是深入学习和领会_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这个讲话集中反映了_总书记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思想、观点、结论。
一、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到目前为止,通过民族识别并由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包括汉族,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人口数量差距很大,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的55个民族被习惯上称作少数民族,因为他们的人口比起汉族的人口来就少了很多。根据最近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即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出来,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总数是1.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49%,汉族的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根据这一数据来看,应是91.51%。中国各族人民都为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步,作出自己的重要贡献。
中国民族的分布有一个特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但民族分布的情况不一样。中国的基本国情多民族,同时,民族分布有特点,一个是大杂居,一个是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许多少数民族有自己的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03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区是汉族的聚居区,西部主要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但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这是我国的国情。
中国的民族关系,宪法里也有文字。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是宪法里的文字。到了2006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公报中也有一段谈到中国的民族关系,这一段话是这样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z-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们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我们念这样一段话是为了向大家说明,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
民族关系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十七大报告中再一次指出,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z-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就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现在对民族关系的界定就多了“和谐”二字。我国对于民族关系的界定可以提这两段话: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还有一个是“三个离不开”,“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一种界定。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观点
将中国共产党这些年形成的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观点回顾一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准确地理解_总书记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论述。这些观点可以集中地体现为下列十二条:
(一)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文共同体。这一条说的是什么是“民族”,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在有的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z-教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为何民族问题会长期存在?因为民族会长期存在,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点真正认识到是不容易的。
(三)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在民族问题会长期存在的基础上,第三点认识是各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差异也会长期存在,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而不是民族消亡的时期。
(四)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这是民族问题的“五性”,这一条解释了平常说的“民族问题”都包括的内容。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我国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六)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反对一切外部_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_、破坏和颠覆活动。
(七)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国家为少数民族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各族人民都有义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八)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既是一项基本政策,又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必须全面贯彻执行。这一条谈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政治建设方面的地位,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政策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
(九)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十一)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十二)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战略任务,要大力培养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以上十二条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观点。
2 ……(未完,全文共12176字,当前仅显示2896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干部学习讲稿:_总书记谈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