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保存桌面 | 浏览足迹 | 会员增值  
到新文秘网首页
您的位置:新文秘网>>公文/>>正文

公文写作讲稿

目录/提纲:……
一、党政机关为什么要进行公文处理与写作的培训
二、公文拟写的方法
1、公文正文的主题
2、正文的选材和用材
3、正文结构的设计安排
三、对公文拟写者的要求
1、法律素质
2、政策素质
3、文化素质
4、管理素质
5、专业素质
1、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
2、独立提出问题的能力
3、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4、独立综合问题的能力
5、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6、驾驭公文语言的能力
四、提高公文拟写水平的有效途径
1、公文题目的修改
2、公文正文结构的修改
3、公文语言措辞的修改
……
公文写作讲稿

一、党政机关为什么要进行公文处理与写作的培训
公文处理与写作是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中有这样一段话:“生产的继续发展,阶级的出现,文字的出现,国家的产生,国家进行管理工作需要比较有条理的公文。”就是说,有国家,有文字,就有了公文,公文是国家有效行使权力,进行统治的工具之一。公职人员代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处理和写作公文应该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第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不是一般的应用文,它具有特定的作用、特定的体例、特定的形式,以及特定的运转程序和特定的行文规则。这种特定性或者说特殊性是法律赋予的,是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决定的,作为公务员,必须了解它、掌握它,才能谈得上运用它去履行职责。
第二,从党政机关总行机关和党政机关系统公文办理的现状来看,公文质量不高。近年来,在建立健全公文管理制度,规范公文办理程序以及公文运转的现代化方面尽管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公文在质量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来,随着中央机关职能的强化和监管体系的不断变化,党政机关机关在机构、人员方面变化频繁,加之忙于职能的定位和业务的提高,未能形成上上下下都重视公文办理秩序、重视公文质量等机关基础工作的氛围和严谨认真的机关工作作风。二是由于我们是中央机关,是业务性极强的国家机关,从一般领导干部到普通办事人员,主观上普遍存在重业务、轻文字的倾向。即便是具有一定文字能力的业务人员,也认为只要业务上说得通就行了,不愿意在文字上花功夫。认识不到公文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业务工作的效率。三是一部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熟悉公文办理和公文写作,文字水平也确实比较低,包括近年来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有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165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不可以随便使用间接材料,不可以随意信手拈来,而必须进行冷静分析。
第二是对于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的拥有。正面材料是指有积极意义的材料,比如一个人,就是这个人的优点和成绩,比如一个机关,就是这个机关向上、进步、让人感到欢欣鼓舞的方面。公文的正文,主要是以正面材料支撑的,但仅有正面材料还不够,还须以反面材料作为参照。比如一个人,反面材料就是他的缺点和错误,比如一个机关,就是其落后或错误的方面。古人讲“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这个道理。“兼听”不光指对于“直接材料”与“间接材料”的兼听,更是指对于“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的兼听,也就是对于与正面材料相对立材料的兼听。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拥有材料的过程中,决不能仅关注正面材料,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件事,不管是一个政体还是一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一定要将其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一并拥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做到全面、客观和公正。客观的前提必须是全面,没有全面也就没有客观可言。只看到了事物的积极方面,没有看到事物的消极方面,就不可能全面。没有了全面、客观和公正,公文就失去了可信度,起码的价值也就没有了。
接下来是概括材料和具体材料。这是拥有拟写公文正文材料的第三个方面。这两个角度要以“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为基础,以“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为基础。在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中间,要考虑其“概括性”和“具体性”两个方面。只有概括材料,实际写作时会感到过于笼统,而只有具体材料,实际写作中又会感到过于繁琐。对于“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的把握也是一样,必须找到一个结合点,力争既照顾到全面情况,又不使公文的正文内容显得笼统和空乏;既照顾到正文的细节,又不显得繁冗和琐碎。这样说来,对于“概括材料”和“具体材料”的拥有,就不仅是公文拟写者拥有材料的问题了,还牵扯到其对于材料的把握问题,往更深处说,是牵扯到公文拟写者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问题。“直接”与“间接”材料、“正面”与“反面”材料,强调的是客观性,而“概括”与“具体”材料,需要的是公文拟写者主观意识的参与,必须进行选择、必须分析判断,必须归纳整理。说白了,材料是否“概括”或“具体”,更多的不是由材料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公文拟写者决定的。材料是否“概括”或“具体”,最终的决定权在公文拟写者手里。
第四是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历史材料是现实材料的一个参照系,公文拟写者拥有历史材料的目的是为了现实而不是历史,这一点应首先明确。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现实却不一定是历史的一种回映。应该说现实是历史的一种开拓。对于一个公文拟写者来说,现实材料远比历史材料重要。历史是现实的一种参照,却不是现实的唯一参照。一篇公文正文的最重要支撑材料,应该、也必须是一种现实材料。沉湎于历史的故纸堆里,其公文不可能有什么生命活力与朝气。公文拟写的目的是引导人们往前走,而不是拖着人们向回看。现实材料正是担负着这样一种使命。在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这对组合中,公文拟写者决不能搞错,一定要让历史为现实服务,而不是相反,否则,将本末倒置,其公文是不可能有什么高质量和恒久性的。
第五是国内材料和国际材料。公文拟写者,如果面对的只是国内材料,如果视野局限于国内,不但会十分狭隘,不但会陷入片面,还可能闹出许多笑话而不自知。今天的时代早已不是一个封闭时代,公文拟写者没有理由狭隘,相反却有着十分宽广的超越狭隘的空间和途径。视野到底是怎样的开阔,究竟要拥有多广阔的材料,全凭我们自己。因此,公文拟写者在动笔之前,为了更客观、更准确的把握身处其间的社会和时代,一定要尽自己最大所能去拥有最大范围的材料。
以上是公文拟写者拥有材料的五个方面。实际上,这不仅是拥有材料的方面和角度问题,更是公文拟写者的眼光和境界问题。看问题能有一个广阔视野,能有一个高瞻远瞩的视角,有赖于对事物、对世界整体把握的程度,有赖于经验和经历的积累,有赖于知识的储备和受教育程度,有赖于信仰、哲思与文化。因此,拥有材料不仅是简单的公文拟写方法的问题。如果一个公文拟写者只着眼于方法,只在方法上努力,那么他对于材料的拥有和把握,不过是一种浅层次的拥有和把握,是浮在面上的拥有和把握,很难触及材料的深度和实质。对于材料的拥有和选择,实际是公文拟写者审时度势的能力的体现和对于价值观念的拥有和选择。不管在怎样丰富而复杂的材料面前,公文拟写者应该永远是主动和居高临下的。
(二)构思设计
构思设计是公文正文拟写的第二个环节,是指公文拟写者对于拥有的材料提炼与选择,以及对于正文结构的安排。公文正文的构思,必须在充分拥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公文拟写者第一个环节即拥有材料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好,是不可以进入构思环节的。
公文拟写者对于公文正文的构思,主要包括三大方面:正文的主题、正文的选材用材和正文结构的设计安排。
1、公文正文的主题。公文正文的主题是公文的思想和灵魂。它要求从公文拟写者已经拥有的全部材料中提取。因为,公文的思想与灵魂,实际上是公文拟写者所拥有的全部材料所蕴藏的思想与灵魂,是所有材料所闪现的价值和观点的核心所在。无论怎样的公文拟写者,面对拥有的材料,这是第一要做的工作。最初做这项工作时,公文拟写者可能把握的只是一种朦胧之魂,不清晰也不明确,但这没有关系,因为这种情况十分常见。人们认识事物总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决不能因为不清晰和不明确而忽略不做。否则,要构思的其他内容会失去统领,成为一滩散沙。
对于公文正文的主题的构思有四个要求,即:正确、鲜明、集中、深刻。
正确是对于公文主题的一条基本要求。无须更多论证,公文的主题本来就应该正确,否则就失去了拟写与发布的基础和价值。关键在于,什么是正确,应该把正确的标准定在哪里。“真理总是相对的”,没有理由固守一种标准。无论判断多么错综复杂的事物,关键看其是否代表了人类的发展方向和规律,其是否正确的结论也就不难得出了。
公文主题的第二个要求是鲜明。实际上,鲜明指的是公文拟写者的态度,是指公文拟写者对于问题的态度一定要鲜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模棱两可。
公文主题的第三个要求是集中。第二条鲜明的要求是指公文拟写者对于公文所涉及的问题的基本态度,而这 ……(未完,全文共18191字,当前仅显示327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公文写作讲稿》
新文秘网温馨提示:
  上面为新文秘网原创文章,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加入正式会员方法:点此在线智能充值(自动瞬间开通) 或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如果已加入正式会员,请点此到本站首页填用户名和密码重新登陆,或者这里刷新此页试试
  如果您刚支付成功而忘记登陆账号,可这里用订单号找回。欢迎推荐本站给您的好友

   会员客服微信号:wm114cn
文章搜索

搜索方式:      
体裁专栏
行业专栏
节日专栏
时政专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投稿提现赚钱 | 写作指导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付款方法 | 免费加入会员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