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科学分析、把握市情,找出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一)正确分析、认识和把握市情,是做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
(二)扎实开展试点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三)坚持把村庄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牛鼻子”来抓
二、着眼发展,强基固本,切实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一)规划先行,因地制宜
(二)以人为本,科学指导
(三)齐抓共管,务求实效
一是建立机构,加强领导
二是落实责任
三是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
四是村庄整治试点工作的投入,要以政府补贴、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助相结合
五是要将村庄整治与村庄的长效建设管理结合起来,既要治标也要治本
……
立足市情 准确定位 积极推进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市又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所以,必须立足我市市情,不能千篇一律、一轰而上,更不能一个标准,相互效仿,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总体要求和我市提出的“有条件的村庄搞建设,没条件的村庄搞整治”的原则,结合本地的实际,大到区域、小到村庄都要编制出适合科学发展的规划蓝图,制定出完善的新农村建设推进方案,抓好规划建设整治试点,以点带面,示范带动,逐步展开。
一、科学分析、把握市情,找出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一)正确分析、认识和把握市情,是做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我市目前相当一部分村庄没有产业支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纯属一般农业型的自然村还不少,尤其是铁路以东的村庄十分不发达,经济一直处于原始生产型。同时,产业结构问题非常突出,扶助性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可持续发展形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677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_”的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争取率先突破。在试点的具体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典型代表作用。力争在一个村取得的成功经验,能给特点相类似的其他村以有益的启示,最大限度发挥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作用。
(三)坚持把村庄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牛鼻子”来抓
村庄整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加强村庄整治工作,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社会文明,有利于引导人们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营造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和团结稳定的社会氛围,有利于促使农村稳定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村庄整治工作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无旁贷的职责,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务必增强做好村庄整治工作的自觉性、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特别是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更要主动地担当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职责。
村庄整治工作不能搞全面开花、一哄而上,必须坚持示范引导,先抓点,后推线,再扩面。通过建立试点的方法,确保完成一个、巩固一个,用具体生动的成果教育和引导农民自愿参与村庄整治活动。要有计划地组织各种形式的观摩学习,
总结交流各地的经验,充分发挥各地示范点、示范村、示范镇的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二、着眼发展,强基固本,切实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一)规划先行,因地制宜
各县(市)、区建设部门要从村庄规划整治入手,在搞好规划的前提下开展整治工作,防止“只见新房,不见新貌”的问题发生;要搞好规划编制及整治工作的培训工作,进一步细化村庄整治的目标任务,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村庄整治工作的政策措施。
在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时,要本着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节约土地、集约用地的原则,适度超前,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强化村庄规划的调控作用;要以建设“中心村”为主要目的,通过规划引导,使农村散居户向村庄集中,减少自然村落,优化村庄的空间布点,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益;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以弘扬传统文化、延续自然文脉和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前提,坚决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建设模式,不贪大求洋;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凡是能用的和经改造能用的都不要盲目拆除,不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
(二)以人为本,科学指导
农民群众是村庄整治工作的主体。在村庄整治过程中,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群众满意为第一取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鼓励发扬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广泛听取和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村庄整治的方式。以农民群众得实惠为前提,组织
动员和引导支持农民群众自主投工投劳,让他们始终成为投入和受益的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建设家园的积极性,激发农民自主、自强、勤勉、互助、奉献精神。加强科学分类指导,坚持统一标准与多样化实施相结合的原则,从我市的实际出发,依据试点的基础条件,以及农村的生活习俗,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施形式多样的指导和服务活动;结合当地实际编印农村建房通用图集,努力提高全市农村建房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开展村庄整治工作基本技能培训,对县、乡两级规划管理人员、村镇建设助理员、村干部和骨干群众进行轮训,提高基层组织的现场指导能力和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齐抓共管,务求实效
村庄整治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量大,必须构建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一是建立机构,加强领导。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形成上下联动、全面实施村庄整治工作 ……(未完,全文共2990字,当前仅显示1901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立足市情 准确定位 积极推进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