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治理责任链条
(一)思想认识再深化,政治站位再提升
(二)责任体系再织密,压力传导再到位
(三)协同机制再优化,联动效能再增强
二、聚焦源头治理,构建全链条防控体系
(一)科技赋能精准监测,智慧监管提质增效
(二)标准引领规范施工,闭环管理筑牢防线
(三)重点攻坚靶向施治,分类_提升效能
三、强化执法监管,保持高压严管态势
(一)刚性执法树权威,违法必究零容忍
(二)过程监管无死角,常态巡查不断档
(三)惩戒教育相结合,标本兼治促长效
四、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制度创新破难题,改革攻坚激活力
(二)应急体系再完善,处突能力大提升
(三)全民共治聚合力,齐抓共管筑防线
……
锚定绿色发展坐标 打好扬尘治理攻坚战——在区2025年建筑工地扬尘_专项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区建筑工地扬尘_专项调度会,既是贯彻_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久久为功”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24修订版)》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9.6%,但扬尘污染仍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37%,特别是建筑工地超标排放问题时有发生。这要求我们必须以更高标准、更硬举措打好这场攻坚战。下面,我讲四个方面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治理责任链条。扬尘治理是践行_生态文明思想的试金石,必须树牢“抓环保就是讲政治”的鲜明导向。当前全区在建工地89个,总施工面积超300万平方米,但仍有12%的项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543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盖率已达92%,但设备故障率高达18%,降尘喷雾使用率不足60%。(一)科技赋能精准监测,智慧监管提质增效。加快“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升级,投入450万元新增鹰眼摄像头40套、颗粒物传感器120个,实现施工全过程可视化监控。推行无人机巡检制度,对督公湖片区、高铁沿线等敏感区域每周航拍比对。建立大数据分析模型,对PM10超标工地自动触发预警,一季度推送处置指令127条。(二)标准引领规范施工,闭环管理筑牢防线。严格执行“六个百分百”标准,创新推行“施工前备案审查、建设中动态评级、竣工后绿色验收”管理模式。重点_土方开挖、渣土运输等关键环节,要求所有车辆安装定位系统,划定运输路线18条。试点全密闭施工棚架技术,在潘安新城项目实现扬尘减排76%。(三)重点攻坚靶向施治,分类_提升效能。将全区工地划分为ABC三类管理,对15个重点工程实行驻场监督。开展“围挡革命”专项行动,改造提升施工围挡23公里,全部增设喷淋装置。严控拆迁作业扬尘,推广“机械拆除+高压雾炮+即时覆盖”三联工作法,在老矿街道改造项目中实现拆除作业零投诉。
三、强化执法监管,保持高压严管态势。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必须用好执法利剑,形成有力震慑。一季度立案查处扬尘违法案件27起,但仍有企业存在“交罚款换污染”的错误思想。(一)刚性执法树权威,违法必究零容忍。开展“利剑2025”专项执法行动,对屡查屡犯项目顶格处罚,某地产项目因多次违规被处以20万元罚款并全区通报。建立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3家企业被暂停投标资格。推行非现场执法模式,通过在线监测数据直接立案12件,提高执法时效性。(二)过程监管无死角,常态巡查不断档。实施“5+2”“白+黑”错时检查机制,组建4支机动巡查队开展突击检查38次。创新运用车载移动监测设备,对运输路线开展走航监测1600公里。建立扬尘治理电子台账系统,要求施工单位每日上传降尘措施影像资料,已核查记录8900余条。(三)惩戒教育相结合,标本兼治促长效。推行“处罚+整改+教育”三维处置模式,组织违法企业参加环保法制培训6期。建立扬尘治理红黑榜,在市民广场设置电子公示屏滚动曝光。开展典型案例巡回宣讲,选取3起典型案件制作警示教育片,组织2000余名从业人员观看。
四、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扬尘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虽然建立了基本制度框架,但仍存在应急响应慢、群众参与度低等问题。(一)制度创新破难题,改革攻坚激活力。出台《**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细化22项操作规范。试点扬尘排放权交易制度,允许企业通过超额降尘获取环保积分。建立差别化_机制,对环保绩效先进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已有8家企业享受政策红利。(二)应急体系再完善,处突能力大提升。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将建筑工地应急响应措施细化至3类 ……(未完,全文共2400字,当前仅显示1526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锚定绿色发展坐标 打好扬尘治理攻坚战——在区2025年建筑工地扬尘_专项调度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