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工作背景和进展
二、工作成效
一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明显加强
二是探索和建立农村住房保障机制
三是打造了一批农村特色住宅
四是转变了农村群众的建房观念
三、主要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动员参与
(二)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注重典型示范作用
三是坚持示范带动和典型宣传,组织全区乡镇相互观摩学习
(三)严格标准,加强管理,做好服务
(四)创新建设模式,建立强有力的科学推进体系
(五)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六)优化政策机制,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
……
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经验总结
宁夏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北段,是地震多发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区下辖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193乡镇、2356个行政村、13561个自然村。
农村人口380.99万人,农户103.56万户。农村住房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标准低,无抗震措施,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没有保障;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据2008年度统计,全区近68%的村庄没有集中供水,97%的村庄没有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57%的村庄主要道路未硬化,65%以上的村庄无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
一、工作背景和进展
2008年以来,宁夏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了重点小城镇建设、“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优美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53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砖汉瓦式,中卫的歇山坡式,同心县的回族风情模式,避免了“千村一面”。四是转变了农村群众的建房观念。实施“四大工程”以来,彻底改变了群众的建房观念和习惯,凡列入项目建房农户严格执行抗震标准,没有列入项目的建房农户也自觉按照农村住宅设计图集和抗震标准建造房屋,同时农民对建设绿色低碳、抗震节能农宅意识明显增强。
三、主要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
动员参与
自治区成立“塞上农民新居”和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塞上农民新居”建设五年规划(2008-2012年)》和《农村危房改造五年规划》,将“塞上农民新居”和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工程列为自治区民生计划和为民办实事的重点任务之一,纳入自治区效能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和人大监督。各地市党政领导亲自主抓,逐级分解任务、签订责任书,将建房任务落实到县(市、区)、乡(镇)、村、组、农户,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逐级考核验收和奖惩制度,强化责任落实。
(二)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注重典型示范作用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2006-2009年自治区组织编制了《宁夏村庄布局规划》和4000个村庄建设规划,实现了规划的全覆盖,2012年组织进行修编。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挖掘、提炼具有地方、民族和文化特色的元素,注重传统村落的开发保护,按“一村一品质,一村一特色”原则,塑造新农村建筑风格和景观。三是坚持示范带动和典型宣传,组织全区乡镇相互观摩学习。
(三)严格标准,加强管理,做好服务
一是向全区各地免费印发《宁夏重点小城镇建设标准》、《宁夏幸福村庄示范点建设改造标准》、《宁夏特色农宅方案设计参考图集》等资料,要求凡列入“四大工程”项目建房农户严格执行抗震标准,没有列入项目的建房农户自觉按照农村住宅设计图集和抗震标准建造房屋。二是坚持建管并重,把新农村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部纳入工程建设监管范围,对项目选址、房屋设计、施工管理、建材选用、考核验收等环节加强建设质量监管,组织农民代表、选拔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质量监督。三是加强服务,陆续培训全区8000多人次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和农村工匠,各级干部到工地,解决农户建房过程中的问题。
(四)创新建设模式,建立强有力的科学推进体系
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下,采用集中建设与分散改造相结合、政府代建和农户自建或联建相结合的模式。在全区推广应用轻钢抗震节能农宅、CL体系和EPS模块框架结构建筑节能体系等新型墙体材料及节能技术,目前已在全区示范点建成2000多套样板房。
(五)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宁夏从2008年起,将
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由每年1.6亿元增加到11亿多元。今年,宁夏对开展重点小城镇和幸福村庄建设的每个村补助500万元,对每个镇补助1500 ……(未完,全文共2348字,当前仅显示149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