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 学习 收获
作为一个经常和浙江卫视打交道的电视人,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能有机会到“中国蓝”这个排名全国前三的优秀平台学习取经,提升自己驾驭新闻的能力,这个梦想终于在今夏随着新区干部到省里挂职锻炼的一纸决定而变成现实。90个日夜,我和卫视新闻中心的老师和同仁们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充分感受到了卫视新闻创新的理念、策划的力量、规范的运作、踏实的作风,着实受益匪浅。
新闻要出彩,策划是前提。今天的头条是什么?热点有哪些?怎样找好角度,深入挖掘?……每天上午9点,新闻中心8楼会议室里的编前会都要上演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402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看全文方法:付费极速开通 投稿换积分(积分可提现)
注册 登陆 用订单找账号 面的报道,群众都是主动引路,充分配合,各地主管部门也是纷纷行动,加大整改力度,并由此推动了《横渡钱塘江 畅游母亲河》大型新闻直播活动的实施。这样的新闻策划真正抓住了领导关心百姓关注的契合点,从而将新闻做到了极致。
相对于编前会策划具体的新闻报道,4楼的审片室则是接触创新理念的好地方,因为在这里,可以听到平时难得碰到的集团和频道老总等“大人物”对新闻的权威点评和独到见解。面对连续40多度的高温酷暑,大幅压缩领导活动报道,尽量不用会议画面,将更多的版面让给民生。头条新闻要重点打造,不仅要主题重大,还要有细节,画面也要到位。这样的新闻导向和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印象中有一天主编是将连续报道《跨境电子商务调查》的开篇作为头条,但审片时领导觉得画面太静态,显得有些“冷”,要求把它撤下,而此时离6点半正式播出只有20分钟了,当天适合做头条的报道也没有,编辑们按领导意见紧急联系前方采访的记者,在10分钟内完成了上海党政代表团到浙江考察的口播作为替代,着实让人佩服卫视人的工作效率和那份淡定。而在新闻的细节方面,小到一个画面,一个标题,如何取舍,都要反复斟酌。像6月25日一条追踪报道的原标题为《浦江:“水晶之都”何时重现清水?》,审片时领导看了浦江县委书记的同期声,将它改为《浦江:后年将可以下河游泳》,显然,这样的修改可以更直观地切中新闻的要害,更加具体生动。对于审片中大家的真知灼见和擦出的智慧火花,我将它们以书面的形式逐一收集起来,或是写成日记,供日后学习之用。
学习期间,我还曾跟随卫视的老师们到慈溪蹲点采访废塑料整治,到舟山调查梭子蟹旺发与东海渔业资源的关系,到杭州特警支队拍摄夏练三伏。采访时,我为老师们扛过脚架,当过车夫,和他们一起商量报道方案,感受他们良好的敬业精神。为了采访到一两句好的同期声,我们拉着有些“晕镜头”的企业主在半封闭的废塑料加工车间,忍受着40多度的高温炙烤和臭气熏蒸,可以“折腾”一个多小时;为了一个现场出镜,我们半夜十二点驱车赶到现场;为了理清报道思路,哪怕子夜时分也要开完碰头会再休息;为了拍到渔船交易的场 ……(未完,全文共1775字,当前仅显示1128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体验 学习 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