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提纲:……
一、加快转型升级,增强持续发展的内生力
二、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创新发展的驱动力
三、统筹城乡建设,增强区域发展的承载力
四、突出民生优先,增强协同发展的凝聚力
五、强化自身建设,增强引领发展的公信力
……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讨论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海陵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紧紧围绕争创全市转型升级先行区的总目标,千方百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推进转型升级,加快融合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区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增长 ;完成公共
财政预算收入34亿元,增长1.5%;实现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增长 ;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增长 。
一是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按照“调高调轻调优调强”的思路,全力实施“新兴产业双倍增”、“传统产业升级”、“现代服务业跃升”、“工业企业培大育强”等计划。工业经济持续增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2亿元,增长1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00亿元、一般纳税人开票销售417亿元、利税105亿元、利润52亿元,分别增长18 %、2%、42.6%和51 %;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0家、10亿元以上企业3家、50亿元以上企业2家。组织实施工业项目“824”工程,实现工业投资80.7亿元,亿元以上项目竣工20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新开工42个;突出抓好工业“双十项目”,兴平铝业、仕达利恩、润海不锈钢、智航新能源等项目竣工投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四新”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0%,提高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114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拥有发明专利数均列全市第一,九龙镇获批省级创新型乡镇。在全市率先开展“同城通办”业务,加快推进“个改企”工作,新增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私营企业529家,净增个体工商户1835户、私营企业1127家、私营个体经济注册资本74.8亿元,分别增长59%、67%和142%。
三是人居环境逐步优化。大力实施“精致城建”,“一城三片区”布局逐步拉开。全年投入116亿元,启动实施重点城建项目130个,竣工93个。城市路网进一步完善,迎春路东延二期、海陵北路拓宽改造、吴陵路等26条道路竣工通车,“九路一桥”涉区5个改造项目全面竣工,森园路贯通、鼓楼路北延等项目加快实施。城市绿化水平全面提升,新增绿化面积4000亩,东风路、泰渔路等5条道路绿化升级项目及迎春路、海陵中路游园等城市绿色生态景观竣工。街区改造步伐加快,拆迁扫尾任务全面完成,鹏欣领誉、茂业天地等项目有序推进。东部新城配套设施日趋完善,美好易居城一期主体竣工,文创综合体裙楼主体封顶。西部新城建设全面推进,振兴路、雨声路竣工通车,罗兰金都、光伏示范小区等项目加快建设。北部生态区规划建设全面启动,“百花百草百果园”、阳光大道西延等项目基本竣工,卤汀河风光带、现代渔业园建设加速推进。扎实开展“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完成村庄环境全域整治,全区134个自然村均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创成省级绿化示范村5个。组织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市区主次干道、城市商圈、东大门周边及农贸市场等处环境明显改善,完成5个城中村、32处低洼地和东进小区综合整治,对37个无物管小区和680条背街小巷实施长效保洁。加大防违控违力度,拆除各类违法建设5.7万平方米。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成省级生态区。严格项目准入制度,否决不符合环保规范项目5个。强势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企业2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达15%。启动污水管网全覆盖工程,污水处理能力日增近万吨。加强基层绿色创建工作,获批省级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各1家,全区所有行政村全部创成市级生态村。
四是人民生活继续改善。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增城镇养老保险参保650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50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缴费3.83万人,续缴费率达96%。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00元,参保率保持100%。乡村卫生室新农合门诊报销平台成功开通,实现省、区、乡、村四级网络联通。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人均年增120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80元,民政救助对象保障标准全面提标。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养老金人均年增768元。加强创业培训基地建设,引导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创业培训,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全年新增创业0.9万人、就业1.5万人。建成65个达2A级标准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泰州社会福利院即将投入使用。为20户重点优抚对象修缮危旧房屋。资助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入学入园113名。发放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金1617万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夏棋一期、金东花园二期、渔行二期等安置区竣工回迁,海曙颐园、朝晖锦苑、韵梅苑一期等安置区即将交付。全年新增限价商品房、公租房 套。新建改建农桥20座,改造
农村户厕1000座。完成部分老小区监控电子设备升级维护工程。苏中农贸批发市场
食品安全达标工程通过验收。天和生猪屠宰中心投入运营。农村脱贫奔小康工程进展顺利,全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30万元以上,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面脱贫,创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4个、十强村1个。积极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60元,分别增长 %、13.1 %。
五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普工作成效明显,城北街道通姜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实验小学荣获首批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称号。“平安校园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校安工程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城东小学东校区、实小附幼新园区交付使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体育惠民服务中心挂牌成立,泰山临湖禅院重修落成。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医德医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四人医移址新建项目竣工交付,5个提档升级的村卫生室投入使用,罡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成省示范中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至11类43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面推行。食品药品安全综合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创成首批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红十字等慈善事业加快发展,募集雅安地震救灾资金125万元。社会管理服务三级平台进一步做实做强,建成镇街(园区)级平台8家、村(社区)级平台70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基本完成。创成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品牌49个,14个被列入省、市公益创投项目。平安法治建设纵深推进,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和“全国法治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一批复杂疑难信访案件得到妥善化解,各级调解组织受理社会矛盾纠纷1177件,调解成功率达99.8%,成立全省首家少数民族调解员队伍,交通事故调解委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六五”普法工作取得新进展,顺利通过省市“六五”普法中期检查验收。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基本建成,安全生产发展形势总体平稳。应急保障能力持续提升,迎春社区创成“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统计工作创成省“县级统计规范化示范单位”,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有序开展。夏秋季征兵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妇女儿童、残疾人、人武双拥、外事侨务、史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六是政府建设有力推进。坚持集体讨论、民主决策,调整优化政府法律专家咨询论证委员会,重大事项听证、公示等制度日趋完善。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件、政协委员提案 件,办成率均创历史新高,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政府法制工作成效明显,在全省率先建立“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行政执法投诉中心”。大力推 ……(未完,全文共13465字,当前仅显示320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